第385章 幹旱問題(2 / 2)

其實也是淩正道還未完全熟悉鄉鎮工作,一心都在抓投資,抓改造的事情,卻忽略了鄉鎮還是以種植為本。

這次特意找來水利站的劉站長,淩正道就想充分了解情況,製定出解決措施。

劉站長五十多歲的人了,已經在水利站幹了十多年,不升也不降。即便是在馬立坤任人唯親的時候,這位劉站長也還穩坐站長之位。

原因無他,主要是這安寧鄉水利站就是個擺設。整個鄉也就隻有下窪村,那條時不時就斷流的運河而已。

“劉站長你應該最了解情況,咱們現在應該怎麼做,地裏的莊稼可都快要旱死了。”淩正道虛心地請教劉站長。

“不知道。”劉站長無奈地搖了搖頭。

“好歹有點辦法吧?”要不是看老劉歲數大了,淩正道肯定會急眼的。

“一點兒辦法都沒有,這些年馬立坤亂搞開發,地下水位都降低了很多,抗旱用的深水井都不能用了。”

“難道就隻能靠天吃飯了?”

聽劉站長道出原因,淩正道才意識到,問題原比他想的要嚴重。目前不僅是莊稼沒水喝,連人都快要沒睡喝了。

“沒有辦法的,安寧鄉就是這樣,旱的時候渴死人,澇的時候淹死人,多少年了都是這樣。”

淩正道聽完這些更是麵露愁容,難道這種情況真的無法改變了嗎?

他突然又想起趙剛說的水利規劃,真正要改變安寧鄉,這個規劃的確至關重要,隻是自己當初並沒有充分認識到。

“淩鄉長你還不知道吧,安寧鄉之所以叫安寧鄉,隻是因為解放前這裏無論旱澇,都會死很多人,為了讓死者死的安寧,所以就叫安寧鄉。”

淩正道還真不知道安寧鄉有這樣的鄉誌,也沒有想到安寧鄉並不是讓活人安寧,而是讓死人安寧。

“老劉你再想想,一定有辦法的。”淩正道很不甘心,如此一來不僅僅是影響安寧鄉的種植,還影響了周影的投資項目。

“最好的辦法,就是等著上遊青縣開閘放水了。不過現在到處幹旱又是外縣,這件事根本沒法辦。”

“誰說沒法辦,借他們點水用能怎樣?我這就請示胡書記。”

“胡書記就隻管咱們中平縣,也管不到人家哪裏。”劉站長連連搖頭,覺得淩鄉長這打算肯定是沒用的。

“我先打個電話吧。”淩正道歎了口氣,就準備先聽聽胡展程的看法。

果然就如劉站長說的那樣,胡展程表示自己不止一次找過青縣領導,甚至還讓成州市委調節。

可是人家一句青縣旱情很嚴重,就給拒絕了。

青縣!問題就在這裏,而這裏正是淩正道的家鄉,青縣最大蓄水庫,就是緊靠運河邊的淩家村水庫。

既然胡展程沒有辦法,那自己是不是該回一次家鄉,找當地的領導談了一談。

想到這裏,淩正道便做出了決定,這次他要親自去一趟青縣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