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淩,這次的工作安排,對你來說可是一件大好事。”高誌強見淩正道滿臉疑問,便笑著說了起來。
“什麼好事,難道是給我漲工資嗎?”淩正道玩笑般地問了一句,他可不覺得一心想奪自己權的盧市長,會給自己安排什麼好差事。
“雖然不是漲工資,不過我相信這件事比漲工資還要好。”
盧新明也隨之笑了起來,“淩局長,經過省常委研究決定,讓你前往美國培訓學習,學習優秀的經濟綜合管理學。”
“去美國培訓學習?”淩正道愣住了,這個消息實在是來的些突然。
“對,而且是去美國的哈佛大學,進行四個學期的培訓學習,這個學習名額全國都屈指可數,你更是東嶺省唯一的學習名額。”
出國培訓學習,而且還是去美國哈佛大學,這對淩正道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這其中的好處,倒不是淩正道能不能學習到先進的經濟管理知識,而是學成歸來後,憑借這個培訓學習的履曆,他未來的仕途之路就會因此而一路輝煌。
官場上有一個不成文的說法,誰要升正職主要領導幹部了,那就要看誰到國外培訓過。而且去的地方越大,時間越長,未來也就越有前途。
這並不是隨口說說而已,翻閱一些縣委書記或者市委書記的履曆,就會不難發現,這些D委一把手領導,都有出國培訓學習的履曆。
不過一般情況下,縣級幹部都是去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家學習培訓學習的,大多都是一個學期,或者是兩個學期。
然後學成歸來,最多擔任一年副職幹部進行適應後,隨手就會被提拔為一把手領導。
雖然正職主要領導,並不一定是由出國培訓過的的幹部擔任,但是絕大部分留學歸來的幹部,都更有容易被提拔重用。
特別是在國外學習時間,超過一個學期以上的幹部,那回國之後絕對是正職主要領導的候選幹部了。
所以在官場上獲得一次出國培訓學習的機會,就意味著其仕途之路即將走向輝煌。
正因為如此,這對淩正道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畢竟他去的是美國哈佛大學,那可是世界一流的大學。
而且四個學期兩年時間的培訓學習,這種機會並不是誰都能有的,畢竟一般情況下都是學習一個學期,最多也是學習兩個學期一年時間。
四個學期兩年時間,雖然有點長了,可是隻要淩正道學成歸來,最多半年時間就能擔任縣委書記一職。
縣委書記任期結束,隻要沒有什麼重大過錯,就能直接進市委,最多一兩年就會被任命為市委書記,然後一路高歌進入省委。
如果這段期間淩正道政績顯著,再加上他兩年的美國留學履曆,那是絕對可以站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上的。
所以說兩年留學時間雖然長,可是這兩年的意義,足矣及得上別人二十年的政績,畢竟這是重點特殊培訓學習。
1983年,改革開放初期,領導提出“引入國外智力,促進四個現代化的發展”後,幹部的海外培訓工作也就此展開。
這是一場規模浩大的“向外借智”工程,每年有過萬名官員在組織安排下被派往發達國家求學。
不過大多數幹部都是短期考察、2-3個月的中期培訓,或者一個學期,一年的培訓學習。
隻有在經濟和科技領域,表現出眾的年輕優秀幹部,才有機會獲得這種兩年四個學期的深造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