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在各省市的部級幹部中,東嶺省的省長田光明,絕對是可以排上名號的人物,他在東嶺省的政績,也是足夠耀眼的。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有能力有魄力的領導,在之前部級幹部赴美學習的時候,卻沒有被錄取,說起來這對田光明來說,多少有些不公平。
赴美學習的那些省部級幹部中,政績比田光明高,能力比田光明出眾的肯定有,但是卻屈指可數。
田光明沒有被錄取赴美學習,其實很大原因,與他個人注重經濟發展,忽略民生有很大關係。
這幾年來東嶺省的經濟發展,人均GDP名列全國前茅,這其中田光明的功績是最大的。可是臨山市的老百姓卻很少念這位大領導的好,甚至私下裏還痛罵田大炮不是個東西。
東嶺省有田光明這樣省長,是福還是禍?這一點真的很難去評價。毫無疑問,為了東嶺省經濟發展的大局,田光明的確犧牲了很多群眾的利益。
當然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既要以經濟發展大局觀為重,又要處處為人民群眾利益著想,這肯定是很難共存的事情。
淩正道對於田光明的一些做法,特別是東嶺英才政策頗有一些看法,其原因就是這位領導為了東嶺省經濟發展大局,犧牲了太多人民群眾利益。
可是田光明這樣做法,卻並非是從個人利益出發的。如果田光明隻是一個為自身利益著想,斷然不會去背負壓力,搞什麼高新技術園區項目的。
田光明是一位很純粹的領導,他的目標隻有一個,就是希望東嶺省的經濟發展,可以始終名列全國前茅。
東嶺省目前已經到了經濟發展的瓶頸期,其實隨著房地產業,已經資源能源業的低迷,很多省市,乃至是全過如今都處在一個經濟發展的瓶頸期。
這個瓶頸必須要打破,不然持續發展就是一句空話。田光明在東嶺省,就是希望東嶺省的經濟發展,能夠打破被約束的瓶頸。
雖然田光明的高新技術園區項目,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種盲目冒進之舉,可是這種盲目冒進,對田光明來說卻是構想許久,勢在必得的!
無疑田光明這種勇於改變的態度與魄力,正是淩正道最佩服這位領導的地方。
隻是這次田省長想通過新能源汽車,作為改變東嶺省經濟格局的重要一環,卻讓淩正道覺得有些不太理智。
當然在這方麵,淩正道的了解並不多,所以此刻他很想聽一下崔樂平這老江湖的看法。
“新能源汽車這方麵,我其實並不是太好的,這些年搞新能源汽車的人有很多,可是真正成功的並不多,就連國外在這方麵也並不是很成功。
在我看來,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技術明顯還不太成熟,如果冒然搞新能源汽車,也難免不會步他人後塵。”
崔樂平的話說的很有道理,近幾年來新能源汽車雖然被炒的火熱,可是卻一直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甚至還一度被視為是炒作融資手段。
在新能源汽車還存在種種不完善問題的時候,著重於發展新能源汽車高新產業,說起來頗有幾分往坑裏跳的味道。
淩正道和崔樂平能想到的,田光明自然也有想到。這並非是田省長的一意孤行的冒然之舉,而是他想去做這個填坑人。
田光明為什麼要填這個坑?原因就是他要在這件事上敢為天下先。
東嶺省是一個沒有高新技術基礎的省份,所以要想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與高新技術地域競爭,就必須拿出別人沒有的東西。
臨山市高新技術園區項目,臨山英才政策,以及別人不願意去觸碰的領域等等,這些就是田光明為東嶺省創造的競爭能力。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田光明省長的布局很大,眼光也很長遠,甚至可以說是野心勃勃。
隻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些事情即便有競爭基礎,卻還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