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夏曆155年冬,成善帝大病不愈,甍,享年50。五皇子夏侯清稱帝,史稱成清帝,改年號成清。
夏曆156年,春,大夏首都堯城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大將軍寧缺勾結叛黨,意圖謀反,成清帝大悲,將其收押天牢。
有寧家軍,才有了大夏百年繁華。有寧缺,才有了寧家軍時隔多年重現於世。寧缺是在京都百姓們的眼皮下長大的,為大夏疆土多次陷入險境。故,百姓們對此事全然不信。更聯名書寫萬人血書,以求為寧缺沉雪。
民意難平,成清帝下令徹查此事。
然,卻在此時傳來寧缺自縊的消息。隻留血書一封,其書表,對於謀反一事深感愧疚,自覺無顏於世,故自縊。以死告罪天下,成清帝大悲,百姓哀呼。
出殯之日,百姓長隊哀送,悲呼漫天。
深夜,見證了無數王朝破敗興起的皇宮大院,靜靜佇立在堯城的東方。
一輛囚車從玄武門緩緩駛出,消瘦的犯人全身都綁滿鐵鏈,車上的人正是‘自縊而亡’的寧缺。
黑色頭罩隻露出一雙眼睛,讓她再看看她守護了那麼多年的堯城,是他最後的仁慈。
寧缺閉上眼睛,心如死灰。功力被散去,即便沒有軟筋散,如今的她也插翅難逃。明麵上隻有幾名士兵護送,可暗地裏卻有無數精兵死士押她前往北漠。
寧缺還沒改回原名,還用化名裴無缺的時候弄死了北漠王的心上人,導致其對寧缺恨之入骨,多次設下殺局甚至連王位都可以不要,不顧一切隻想取她性命,如今落入他的手中,寧缺隻會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可寧缺更擔心的,卻不是自己會如何淒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