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十二會天地歸終。萬物滅絕。世界曆史以此為周期。興盛到衰敗。周而複始。依據現代人的觀點就是平行宇宙論。每一個點。都有相同的點。”
季書翻著這裏的備忘錄,不記得自己什麼時候,曾經記錄過這樣一段話。便順手去網上搜了一下,找不太到出處,大體為北宋一個哲學家類似神學的推演,不過有個評論挺有意思的“就是根據北宋哲學家邵雍的計算世界上的事物將在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後完全重現也就是說在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之後我們還會在這裏相遇還會愛上你”。
季書有些發笑,隻要是有關愛情的人們總是把它說的那麼美好,用華美的辭藻去澆灌它,用各種數不清的案例去修飾它。這讓她想起了那句“愛情是文學的永恒主題”,季書覺得自己都有些免疫了,她現在是沒有資格去想這些的。季書苦澀的笑了笑,顯得那樣蒼白無力。
其實最近這一段是時間她都感覺自己都不太正常,自從數學建模回來以後,或者從今年的暑假以後。一種無力感時時圍繞著她,讓她無所是從,有那麼幾次她躺在床上,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快要死了。她慢慢的抬起手感受著左胸腔傳來的振動,還好,是活的,她總是這樣想。
她不太知道自己出了什麼問題,隱隱的感覺不太對。她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鬱症,還偷偷花錢在網上測試,但結果顯示為正常,隻是有些憂慮而已。她慢慢躺在躺椅上,再這樣我就要瘋了,她想。
季書不知道自己發了什麼神經來圖書館二層,平時她是圖書館的常客,但自從她的狀況頻發後,她就不怎麼來圖書館了,雖然還有一個星期的時間就要考試了,但她還是沒有學習的動力。在這下去可真要垮了,還好這學期的必修課不是很多,她還能應付的過來。不然她還真不知道怎麼辦。說起來圖書館的動機也很奇怪,沒有由來的源頭。仔細想想季書把它歸因為昨天晚上的夢,其實現在也回想不起來什麼了,也不全是個夢。當時自己心煩意亂不行。然後和自己的朋友說自己的現在狀態,並表示自己準備去看看心理醫生,想聽聽她的意見。那個朋友曾經去看過心裏醫生,聽了她的描述後感覺也是建議她去看醫生。當天季書就下決定打算考完試回家就去看醫生。然後晚上的時候,她被自己的思緒折磨翻來覆去,季書很怕疼,她曾經聽她舍友說過人的各種死法,其中一種就是吃安眠藥,她說人在瀕死的時候會有一種強烈的求生欲望,會使你清醒過來,但那時候你已經快要死了而且什麼也做不了,所以各種死亡的痛苦都會在臨死前在受一遍。
季書覺得那樣很痛苦,當時就覺得老死是最好的死亡,並表示自己一定要活到80歲。可那天晚上季書卻忽然想到宿舍旁的陽台,季書在六樓。她突然有種想法想是不是從那裏跳下去一切就結束了,季書被她自己的想法給嚇醒了。她甚至開始後怕覺得自己可能真的會跳下去,季書曾經有過各種關於死亡的想法,但僅限於想象自己未來的死亡,而不是這種自殺。她覺得要是再差一點她就真的會曾六樓的陽台上跳下去,這樣的冬天,要是跳下去的時候沒有立刻死,她可能還要接受寒冷的考驗。她有些想的後怕,心跳個不停,那一刻她默默的數了自己的心跳,一分鍾跳了一百二十下。
季書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有的這種數心跳的喜歡,但凡有一些緊張重大的時刻她都會數一下自己的心跳。然後季書默默數了一下自己的心跳一分鍾72,還可以。她起身打算找本書看,圖書館總是對她有種莫名的吸引力,會使她焦躁心情平靜下來。她在各種架子裏穿梭,找適合自己的書籍,然後她似乎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應該不認識她想,但就是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季書慢慢走過去,她感覺自己的心跳在加速,她把手放在左胸前企圖安撫一下自己的心跳。她走到架子旁,沒有看到那個身影,她看到在《霍亂時期的愛情》旁邊似乎夾來一張紙條,她的心跳的越來越快,她慢慢的把紙條展開,上麵隻有一個字,是她熟悉的筆記,上麵寫著“逃!”
瞬間她覺得自己的心髒快要跳炸了,在看到那個字的時候她覺自己的心一緊,然後就感到一種窒息感。在她快要是去意識的時候,季書在想,現在逃,是不是晚了。然後便沒了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