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 52 章(1 / 3)

夜裏在與夫君的這一番交談之後, 玉珠心中倒的確鬆快了不少,她想或許真是她太過敏感急躁了一些。

既然孩子那般不情願喝牛乳,那便暫時也不勉強他喝了。

做母親的這樣的心態, 難免會影響到孩子, 若因此叫小寶幼小的內心有了什麼心頭上難以言喻的傷害,那她就更加得不償失了。

不過好在小孩子忘性大,昨夜睡前還一副哭唧唧的模樣,一覺醒來,不逼他喝牛乳的阿娘就又成了天底下最最美好的阿娘,賴在玉珠懷裏撒嬌賣萌。

這幾天玉珠一直都在忙,到今日才稍稍得空, 本打算今日就在家好好陪陪兒子和丈夫, 可誰知翌日一早, 一封從柳城快馬加急而來的書信打破了難得的空閑……

信是玉珠的大舅舅寄來的, 玉珠的外祖母垂暮之年,身子骨一直不大好, 大病小病不斷,這一回的病情較為嚴重, 一連纏綿病榻數月都不見好轉, 反而越發嚴重。

老人家大概是預感到了自己大限將至, 心中牽掛的心願便是想再見一麵遠嫁外地已經許多年不曾見麵的女兒。

金家的那些父族族親們如今已經是斷了往來,但與母家那邊的親戚倒是關係還算融洽,隻是因相隔較遠,來往也不大方便, 所以走動甚少, 玉珠成婚包括金小寶的滿月宴, 柳城的舅家都是來人的。

隻是玉珠的外祖母年事已高, 又常年身子不大好,經不起來回兩地長時間的奔波勞碌,故而金家的幾次大事她都沒能到場,玉珠記得上一回見外祖母還是在她十二歲那年。

見了多年不曾見麵的女兒後老人便更想在離世之前見一見更久沒見過麵的外孫女和素未謀麵的小曾孫。

大夫說人最多還能撐個十天半個月,若是趕路快些,倒能趕去見外祖母最後一麵。

玉珠收到這封急信後便與金炳天商量了一番。

這邊金家的生意不能缺了人照看,再加上金炳天自己身體本就也不好,不能經曆長途跋涉的勞累,於是一家人最後決定,玉珠夫妻帶著孩子趕往柳城,金炳天則留守在家照看家中的各項生意。

玉珠把這事兒和自家的父子倆說了,蒼羲無所謂,總歸她要出遠門他跟著便是,去哪兒他完全不在乎。

至於小的那個,到底年紀還太小不懂世事,告訴他要去很遠的地方看望曾外祖母,金小寶聽到的重點便是可以與阿爹阿娘一道出遠門,為此他興奮得一奔三尺高。

事出從急,為了能趕得及見上外祖母的最後一麵,也沒來得及充分準備,玉珠也隻是匆匆地收拾了些行囊,帶了些護院隨從就急急忙忙地上路了。

從寧州到柳城,若是腳程快些的大概十天左右就能到,慢點的半個月左右。

玉珠心急想要快點到柳城,但由於還帶著一個孩子,她怕小寶太小受不了行急路的勞累,隻能盡量選擇了最快的路線,先是在寧州上船走水路,等到了宜城從水路換乘馬車。

好在如今正直春汛,運河的水流較平常要湍急一些,速度倒是也快了不少。

一家人是從金家的碼頭出發,坐的也是他們金家自己的客舫,還有他們一家三口並金家的下人們,倒也清淨安全不少。

金小寶第一次出遠門也是第一回坐船,新鮮極了,在船上跑來跑去的一刻都沒停過。

舫船在水上行了兩日,行至溢出山穀峽灣,此時已經走了水路的過半行程,還需大概再行兩日的水路便能到宜城的碼頭做陸路中轉了。

玉珠在上船前原本還擔心兒子會不會因無法適應船隻水上的顛簸而暈船不適,可誰知這小子上了船之後依舊生龍活虎,船頭艙後蹦蹦跳跳地鬧著,捉都捉不住他,就像一條滑不留手的小泥鰍。

這會兒一家人在船艙的廂房裏用過了晚飯後,玉珠趁此機會一把捉住又想溜去船頭那裏船工們把舵的地方搗亂玩耍的兒子,強行將他捉在自己懷裏,為了讓小家夥安分一點,就帶著他一道去了船尾欣賞山間的落霞與大好的山川風景,同時也好叫孩子開闊一下視野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