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鎮,方家村。
方博、趙霞、方正、張怡坐在客廳,正在商量方圓的終身大事。
“平安自從回到村裏,大部分時間都在釣魚,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過了年,他就二十六歲了。”方正愁眉苦臉。
“還有兩三個月就過年了,年前年後的那段時間,讓他去相親。”方博提議。
“我們家現在有車有船、有房有錢,平安身高和長相百裏挑一,不愁找不到對象。”張怡笑道。
“東南電視台不是有一個緣來了的相親節目嗎?那些女嘉賓裏麵,有剛畢業的大學生,有公司的高管,老板,老師......空姐,我們給平安報個名?”趙霞心中一動。
“聽說緣來了的女嘉賓,有一些不正經,還是算了吧。”方正皺了皺眉頭。
“親戚朋友介紹的對象,就一定是好的?緣來了的女嘉賓,品德如何,姑且不說,至少才貌雙全,要是平安能帶回來一個,我反正不反對。”張怡說道。
“我覺得可以給平安報個名,就算在電視台沒有相親成功,也能讓很多未婚的女人,知道我們家的平安,總會找到一個合適的。”方博極為讚成。
“那就給他報個名。”方正拿出手機,上網查了查。
“怎麼報名?”張怡問道。
“有兩個渠道,一是去電視台麵試,一是相親網站推薦。”方正說道。
“讓平安去電視台麵試,他肯定不會去。”張怡有些無奈。
“那就把平安的信息,放到相親網站上。”方正下載安裝軟件。
“職業填什麼?”張怡詢問。
“平安不是在網上寫軟件賺了錢嘛?給他填個軟件工程師。”方博出言提醒。
“收入填多少?”趙霞問道。
“填多了不好,填少了也不行,月薪十萬,怎麼樣?”方正說道。
“嗯,就填月薪十萬。”方博覺得月薪十萬很合適。
“交錢就能得到網站的推薦。”方正看了看手機。
“交多少?”張怡問道。
“三萬塊錢。”方正回答道。
“交吧。”張怡咬了咬牙,媒婆介紹一次,不成也要給兩千,成了還要給更多,兒子能上電視台相親,也是一種鍛煉,還有宣傳的作用。
前後用了三萬多,看著手機上的信息,方正如釋重負。
“成了嗎?”張怡問道。
“成了,最多下個月,平安就能去緣來了。”方正笑道。
......
王家村水庫。
鄧建釣魚的技術,遠遠超過方圓,但他釣魚的效率,遠不及方圓。
技術不夠,餌料來湊。
鄧建使用的餌料,效果比不上方圓的自製餌。
係統竿、係統線、係統鉤的強度,也不是商品竿、鉤、線能比的。
一條又一條鰱魚,快速拖到岸邊,抄網上岸,摘鉤入護。
方圓釣起來一條鰱魚,平均用時還不到一分鍾。
知道自己必輸無疑,張倩悠閑的拋竿,不快不慢的溜魚。
鄧建有苦難言,幾屆釣王的他,居然敗給一個名聲不顯的陌生釣友了。
他釣一條鰱魚,需要七八分鍾,對方釣一條鰱魚,用不到一分鍾。
慘敗的鄧建,知道自己輸在了魚竿、魚線、魚鉤和魚餌上。
還不到十一點,王老板就走了過來。
“釣到多少了?”
“應該有一千斤了。”
“你釣了一千斤?”
每小時大概六十級條鰱魚,每條鰱魚十五六斤,連續狂拉一個多小時,方圓的魚護裏麵,至少也有一千斤鰱魚了。
“兄弟,手下留情。”王老板連忙求饒。
按照目前的價格,花鰱零售價每斤十二塊錢,一千斤就是一萬多塊錢了。
不服軟不求饒,對方釣到十二點,他起碼要虧兩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