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地籠裏麵,有幾十斤青蟹,直播間的不少人,都懷疑是作假。
第二個地籠裏麵,有六隻錦繡龍蝦,直播間裏麵,同樣有人質疑。
“這麼大的錦繡龍蝦,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買一隻都困難,何況是六隻。”
“錦繡龍蝦很值錢嗎?不是說波龍和澳龍最值錢嗎?”
“跟我們國產的錦繡龍蝦相比,波龍和澳龍配嗎?長相沒法比,口感更沒法比。”
“我爸之前買了幾斤錦繡龍蝦,每斤才兩百多塊錢。”
“單重二三兩的錦繡龍蝦,市場價每斤兩百多,單隻上了一斤的錦繡龍蝦,少了五千別開口,就像青河裏麵的刀魚,半斤以上的,沒有幾萬塊錢,想都不要想。”
“半斤的刀魚,幾萬塊錢,一兩要一萬多?”
“物以稀為貴,一兩以上的青河刀魚都不好買......”
第三個地籠裏麵,青蟹有四十幾斤。
第四個地籠裏麵,裝著七隻錦繡龍蝦。
觀看直播的粉絲,看得十分過癮,心中羨慕嫉妒不已。
收回二十個魚護,不到兩斤的錦繡龍蝦,與半斤以下的青蟹,方圓全部放回大海。
拿出手機,跟嶽父嶽母打了個電話。
回到碼頭,留下三隻錦繡龍蝦,與一些青蟹,其餘的全部賣掉。
中午的主菜,是那隻重達十幾斤的野生甲魚。
晚上吃了一隻六斤多的錦繡龍蝦,以及二十幾隻青蟹。
嶽父嶽母回去的時候,方圓在他們的車上,裝了一隻五斤多的錦繡龍蝦。
家裏還剩一隻五斤多的錦繡龍蝦,留著明天再吃。
“老公,我們又上熱搜了。”穆雪瑩笑道。
“別人抓到一隻三斤多的錦繡龍蝦都能上熱搜,我們弄到幾十隻,最大的有六斤多,上熱搜不是很正常嗎?”方圓伸手拿過她的手機,將其往床上一丟。
攔腰抱起老婆,直奔浴室而去。
早上出門下午歸,一天下來,釣魚數增加了幾千點,漁獲六百多斤。
接連大半個月,方圓和穆雪瑩都在釣魚。
有時出海釣魚,有時在青河野釣,有時去水庫或黑坑。
“老公,後天有一場釣魚比賽,就在南河縣,你參加嗎?”穆雪瑩問道。
“誰組織的釣魚比賽?”方圓問道。
“虎齒平台,參賽的釣魚大師有三十個,還有一些主播。”穆雪瑩笑道。
“報個名吧,我們去湊個熱鬧。”方圓想了想後道。
“行。”穆雪瑩應了一聲,給平台的人打了個電話。
很多釣術出眾的人,年收入幾百萬,甚至幾千萬,或給魚竿代言,或給魚餌代言。
開直播,有粉絲刷禮物,代言漁具,分成不少,有些釣魚大師有自己的漁具廠。
漁具行業門檻低,大大小小的魚竿廠,少說也有幾千家。
某些魚竿廠,說得好聽是魚竿廠,說得直白一點,不過是家庭作坊。
釣魚大師代言,隻要質量不是太差,三十塊錢的魚竿賣三百,也有不少釣友買單。
入了釣魚坑,不知不覺就會買下不少裝備。
四米五的手竿不夠長?買支五米四、六米三、七米二的。
手裏的魚竿太重了,那就去買支輕一點的。
魚線強度不夠?買強度更高的魚線。
魚線太粗了,購買更細的。
釣魚大師都用金袖魚鉤,我沒釣到魚,可能是伊勢尼和伊豆魚鉤不行。
這種餌料漁獲慘淡,那就換成釣魚大師推薦的餌料。
想釣魚又沒魚竿,不想去漁具店買,也不想在網上下單,去找身邊認識的釣魚人要唄。
許多釣魚很大方,閑置不用的魚竿,樂意送給熟人。
常用的魚竿就那麼幾支,不常用的魚竿,再用的概率很低。
方圓現在有十幾支魚竿,經常使用的,也就那麼四五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