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聽著這話格外的舒服,“是你這孩子有孝心,有什麼好吃的都惦記著給朕與太後,朕才突然有感而發。照你說來,這季節吃柿子是極有好處了?”
夏靜月見皇帝心情不錯,便侃侃而談:“天地萬物,自有其規律,亦有其妙處。四時季節,皆有因之而生的靈物,賜於世間。人是萬靈之長,服用這些應季而生的靈物,可以達到強身健體以及治病防病的效果。如每到秋季,氣候幹燥,肺首其衝,天地便生了這柿子養肺潤肺。除柿子之外,還有羅漢果等物也是秋季成熟,讓人取之用來治病防病;而冬季的蘿卜等物亦是如此。除了治病防病之外,秋季之後,果實成熟了,如紅棗、核桃、栗子等果實,這些果實是最佳滋補人體的靈物。故而中醫有論,冬季是極為適合滋補的季節。”
錢公公見皇帝聽得入迷,跟著問夏靜月:“那春、夏二季呢?”
“春季是萬物複蘇、生機蓬勃的季節,人體亦是如此,在這個時候人體內的新陳代謝是最活躍的時候,故而極需要食用溫陽補陽的食物。這時候,韭菜開始成長了,韭菜此物又被叫起陽草,在春季它不僅能補人體的陽氣,這還是它在四季中最鮮嫩清香的時候。春季宜補肝,而肝主青色,春天萬物發芽成長,那些綠油油的青菜野菜正好符合人體需要;再說夏季,夏季炎熱,又有了西瓜冬瓜等物成熟了,來為人體清熱祛火……”
皇帝第一次聽到這種言論,甚感稀奇,聽到夏靜月說人是萬靈之長,天地間四季成長的靈物簡直因人而生,不由有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夏靜月從英武殿出來,帶走了好幾箱皇帝賞賜的東西。
一壇不值錢的柿餅賺了好幾箱的嫁妝,這生意賺大了。
夏靜月早知道就多帶幾壇柿餅進宮,給各宮的後妃送去。
隻可惜隻帶了兩壇。
夏靜月抱著最後一壇柿餅去了慈寧宮。
譚嬤嬤親自去迎著夏靜月進來,笑道:“夏女官有好些日子沒來了,太後娘娘問了奴婢好幾次,問您在忙些什麼呢,怎麼這麼久都不入宮來跟她老人家說說話。”
夏靜月告罪說:“忙著穆王殿下的事,實在是抽不出身來。”
“穆王殿下的肥減得怎麼樣了?”
夏靜月賣了一個小關子,“過些日子穆王入宮時,嬤嬤去看一眼就知道了,保準嬤嬤大吃一斤。”
“行,到時奴婢就瞧瞧去。除了奴婢,宮裏想去瞧一眼的人多著呢!”
夏靜月進了慈寧宮後,發現已經燒起地龍來了,迎麵就是一陣的溫熱之氣。
譚嬤嬤解釋說:“太後娘娘身子弱,受不得冷,每年都要早早地燒地龍,也要比其他處要燒得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