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走進院子裏,陳陽頓時覺得這個其貌不揚的小院,裏麵……也是其貌不揚。
院子西麵種了一畦蔬菜,東邊則架起了土灶。
這種土灶跟陳陽平日裏在鄉下看得土灶不太一樣。
磚砌、外表貼了瓷磚,兩個爐膛上拱下方,在爐膛上方還有青磚漏雕人物,細細打量,是一個戴著手銬的小人。
“這是伊尹!”
突然一個聲音從陳陽身後傳出,嚇了陳陽一跳。
陳陽轉頭看去,正是師傅呂小燕。
就在陳陽轉身想跪下給師傅磕頭時被呂小燕攔了下來:“上次在鴻運樓磕過了,時代變了,咱爺們也別講究了!”
陳陽笑著趕緊將手裏的酒擺在廊簷下麵。
呂小燕看了一眼笑道:“有心了!洋河名酒,綿柔清冽,最適合佐以淮揚菜!”
陳陽不喝酒,也不懂酒,但洋河鎮出名酒他還是知道的。
洋河鎮在蘇省宿遷,離淮揚菜重鎮淮安不遠,陳陽就想著淮陽酒配淮揚菜也算是相得益彰,沒想到師傅收到這個禮物竟然非常滿意,這也算是誤打誤撞上了。
這時呂小燕指著陳陽剛剛看過的磚雕考問道:“你知道這磚雕上的人物是誰嗎?”
陳陽又看了看那磚雕,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呂小燕還沒發話,師娘倒是先笑了:“以往你師傅從沒教過徒弟這些,你要好好聽,他對你希望很大!”
呂小燕聞言笑道:“去去去!把我今天叫你準備的東西拿出來!”
師娘也不答話,隻是笑吟吟地走進了裏屋。
“這是伊尹!”呂小燕看著那磚雕,神色很是恭敬。
“伊尹?”陳陽有些迷糊!
“對!”師傅嚴肅地點了點頭:“這是咱們廚子的祖師爺!”
聽到這,陳陽腦海中突然想起這個伊尹是什麼人了。
伊尹是商朝的宰相,民間一直流傳著伊尹由廚入宰的故事。
從史料記述中可知,伊尹先是當過奴隸的,這應該就是磚雕上伊尹雙手被綁的由來。
據說伊尹幼年的時候寄養於庖人之家,得以學習烹飪之術,長大以後成為精通烹飪的大師。並由烹飪而通治國之道,說湯以至味,成為商湯心目中的智者賢者,被任用為相。
所謂的“五味調和”與“火候”傳說都是伊尹發明的。
他“教民五味調和,創中華割烹之術,開後世飲食之河!”,確實可以稱得上廚師這行的祖師爺了。
這時,呂小燕的聲音又娓娓道來:“很多人覺得做菜是小道!”
“其實不然,聖人說治大國如烹小鮮,可見即使是簡單的烹飪中也藏有世間的至理。”
“舉幾個例子!”陳陽的第一堂課就在這鍋灶前開始了。
“前陣子《舌1尖上的華國》你看過沒?”師傅提問。
陳陽點了點頭,
“上麵有句話,美味的食物來源於新鮮的食材!你說這句話對不對?”
陳陽又點了點頭,這話沒毛病。
呂小燕:“同樣是紅燒雞塊,冷凍雞和新鮮雞,味道大相徑庭。這告訴我們什麼?”
“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顆扣子扣錯了,剩餘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陳陽暗暗咋舌,這可是“習1大大語錄”,師傅還挺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