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漁最喜歡熱鬧了,聽說自己可以做甜點,立馬躍躍欲試。
“烤箱呢?烤箱在哪裏?”
韓沛沛也覺得挺有意思,沒見過到哪吃飯,飯後甜品還需要自己動手的。
難倒陳陽的水晶南瓜派其實了解了原理製作起來很簡單。
葉佳怡之前肯定是研究過分子料理。
那天瓶瓶罐罐到場後,她對陳陽解釋了水晶南瓜派的製作原理。
首先把南瓜泥加熱,得到帶有南瓜味的水蒸氣。
然後通過冷凝管將帶有南瓜味的水蒸氣變成帶有南瓜味的液體。
而這個液體,就是南瓜派的精華,“透明水晶”的製作原料。
陳陽當時想象了一下製作步驟感覺超級簡單。
但真的這麼簡單嗎?
顯然想象都是美好的,真的實際操作起來,可以說一步一個坑。
如果在正常的實驗室,進水是通過水龍頭-橡膠管接到冷凝管的一端,出水是冷凝管另一端-橡膠管-水池。
但廚房畢竟不是專業實驗室,,沒有這樣的水池和水管。他們隻能自己用水桶+抽水泵改裝了一個。雖然非常土味,但也有好處:
兩個桶懟一起,一個桶的水抽完了,再對調過來,冷水循環利用,雖然費力了一點,但效果一樣,還非常環保!
整套試管燒瓶設備99元+簡陋抽水泵36元+酒精燈,總共不到150塊,搞定原價5000+的設備!誰看了不說一聲nice。
正當大家興致勃勃、鬥誌高昂準備衝擊本次料理的重中之重~~~~~蒸餾透明液體時,第一次翻車來了。
當時他們買來的南瓜水分太多,蒸出來的水濃度不夠,南瓜味很淡。
這個好辦,陳陽扯著電動車立馬奔向市場,他將市麵上能見到的南瓜品種全都買回來試了試。
什麼貝貝南瓜,什麼新西蘭進口南瓜、金瓜……統統買到手,最後通過實驗,他們發現那些所謂的進口南瓜效果真的一般。
後來還是陳陽,他從籃子裏找出一個歪七八扭的“醜八怪”。
這種南瓜是新疆出產的銀板栗南瓜,粉中帶糯,粉中帶甜,南瓜味極濃鬱。
但問題又來了,“醜八怪”這麼粉糯,水分自然不多。
最後還是陳陽師傅呂小燕提醒道,適當加一些水不就行了。
幾個年輕人當場拍腦門,他們的思維慣性一直都在怎麼把南瓜中自帶的水分蒸餾出來,但從沒想過其實銀板栗加些水,蒸餾出的水同樣南瓜味濃鬱。
這下就簡單了,蒸餾液體中加入吉利丁凝固,這就成了“水晶”。
酥皮烤好後將水晶放在酥皮上,再在“水晶”上麵擠一些奶油,大功告成。
說起來簡單,但這其中還忽略了很多慘不忍睹的步驟。
比如酒精燈加熱燒瓶,不隨時翻動,南瓜泥就變成黑乎乎的焦炭了。
比如銀板栗加水的比例,這可是要一點點試的,加多了,南瓜味淡,加少了,蒸餾水太少。
總之一步一眼淚,到最後成功時,呂小燕二話不說直接收了葉佳怡成了正真的關門弟子。
這讓一旁的秦月豔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