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第二組的評分(1 / 2)

芋頭曆來是盤中佳肴。

“太極芋泥”是閩菜傳統甜食之一,福州地區逢吉辰喜慶,筵席上多有此菜。

它的出名,有一段趣聞: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煙時,英、德、美、俄等國的領事為了奚落中國官員,特備了西餐涼席“招待”林則徐,企圖讓林則徐在吃冰淇淋時出醜。

事後,林則徐也設豐盛筵席“回敬”這些領事先生。

幾道涼菜過後,端上了一盤顏色暗灰而發亮,深褐又光滑,似兩條魚顛臥其中,不冒熱氣,猶如冷菜。

一位外國領事拿起湯匙舀了一勺,往嘴裏一送,燙得兩眼發直,吐都來不及;又聽得“吱”一聲,隻見另一位領事的嘴唇也燙出了一圈紅紅的“花邊”,其他客人都給驚呆了。

這時,林則徐漫不經心地站起來介紹說:“這是中國福建的名菜,叫做太極芋泥。”

從此,該菜名噪遠近。

這個故事且不論真假,但從這裏可以得知,這道菜看似是一道涼菜,但跟陳陽之前做的平橋豆腐一般,都是那種外表冷豔、內心火|熱的“騙子菜”。

沒吃過的外鄉客第一次吃,在沒有當地人的提前告知的情況下很容易中招。

不過大家在現場,眼睜睜看著那位師傅剛從蒸箱裏端出來不久,所以知道這外表已經漸漸冷卻的甜品,欺騙性還是蠻大的。

江楓第一個拿起調羹輕輕舀了一勺紅色的棗芋泥。

隻見他小心翼翼地端起調羹輕輕吹了很久,這才放入口中。

隨即他的臉上就浮現出一副享受的表情:“細膩軟潤、香甜爽口,多少年了,再次吃到正宗的太極芋泥,太幸福了。”

說到這,他睜開眼笑道:“不好意思,失態了,我這個人最喜歡吃芋頭,太極芋泥這道菜想了很久了!”

方誌武也跟著笑了起來:“跟之前吃的比,今天這位師傅的作品是不是更勝一籌?”

江楓搖了搖頭:“之前我吃的太極芋泥配料不是紅棗,而是豆沙!不好比!”

柳蔭好奇問道:“這道菜如果換成豆沙又是什麼樣的口感呢?”

江楓回憶了片刻:“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吃過豆沙芋泥餡的披薩,味道大抵就是那樣,但比那更細膩一些,總之,很爽!”

柳蔭也是個喜歡甜食的,聽到這她終於憋不住了,趕緊自己也拿起調羹品嚐了起來。

陳陽本來對甜品之類的菜品不是很感冒,所以剛開始時並沒有太注意,尤其是看到這道甜品係統才給出了A+的評級,就更不上心了。

但剛剛幾個評委說的一番話卻提醒了他,芋泥這種東西現在很多女孩子喜歡,要是自己也能做出芋泥類的甜品,比如芋圓西米撈之類的,應該也會很受女性客人的歡迎。

就在陳陽還在思考芋泥能做出什麼美食時,旁邊的師兄和他的徒弟楊躍已經開始忙活起來了。

隻見楊躍先將高壓鍋端離爐端,揭蓋、去壓盤,接著又撿去蔥薑,去竹匴。

然後把三套鴨從高壓鍋裏撈了出來。

這時黃立群又將一起投入鍋中的鴨胗和鴨肝撈了出來,切片,接著連同冬菇、火腿、筍片一起排放在已經轉移到砂鍋中的鴨子身上。

楊躍最後又將高壓鍋內的湯汁輕輕沿著鴨身旁邊倒入砂鍋中,在蓋上鍋蓋前加鹽調味。

黃立群笑道:“本來不應該用高壓鍋的,但是砂鍋小火慢燉,這道菜光是第一步就要兩個小時,不用高壓鍋肯定不成。”

陳陽聽到這話頓時腦門都大了:“師兄,照你這麼說,這道菜現在還沒好?還有第二步?”

黃立群點了點頭,:“砂鍋小火滿燉,將火腿、冬筍、冬菇和鴨肉的味道全都融合在一起,這個過程大約還要半小時。”

陳陽傻了!半小時,今天上午的錄製時間估計也沒半小時了,咋?所有人留下陪咱們半小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