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川菜不簡單(1 / 2)

這兩天參加《星廚光臨》,回來又遇上鴻運樓這檔子事兒,陳陽腦子屬實有點亂。

他躺在床上好好將這兩天的事情捋了捋。

師傅臨出發前布置的任務,陳陽已經超額完成了任務。

不僅學會了清燉蟹粉獅子頭,而且淮安欽工肉圓也得了S+。

這邊又因為支線任務,係統獎勵了幹絲脆魚和夫妻肺片。

說到夫妻肺片,這還是陳陽第一次正式得到川菜的傳承。

因為記憶水晶的緣故,陳陽第一次獲得川菜的過程特別有曆史的厚重感。

他輾轉在床,久久不能入睡,幹脆打開手機,了解起了川菜的曆史。

說到川菜,太久遠的不去多說。

兩漢兩晉時期,川菜開始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但一直到明末清初,川菜運用辣椒調味,對繼承巴蜀時就形成的“尚滋味”、“好辛香”的調味傳統,進一步有所發展。

晚晴以後,逐步形成了一個地方風味極其濃鬱的菜係。

川菜取材廣泛、調味多樣、菜式眾口皆調,適應性強。

大體的傳統川菜有宴席菜、家常菜、大眾便餐菜、三蒸九扣菜、川味小吃五類組成。這五類菜品組成了如今一個完整的風味體係。

這個風味,有清鮮並重、麻辣聞名的特點。

在華國,川菜的味型之多是哪個菜係都無法比擬的。

簡單掰一掰手指頭,比如有川省首創的鹹鮮微辣這種家常味型,還有鹹甜酸辣香辛兼有的魚香味型、甜鹹酸辣香鮮各味十分和諧的怪味味型、以表現不同層次、不同風格的麻辣味型。

其他什麼紅油味型、酸辣味型、糊辣味型、陳皮味型、椒麻味型、椒鹽味型……數不勝數。

上麵這些還是在麻辣兩字上做功夫的味型。

還有些在香字上做文章的味型那就更多了、什麼醬香、五香、甜香、香糟、煙香……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

還有什麼鹹鮮、荔枝、糖醋、薑汁、蒜泥、麻醬、芥末、鮮甜……

所謂“清鮮醇濃並重”,就是由表現香味的各種味型和濃厚醇正的味道組合而成。

調味多樣是川菜的特點,而取材廣泛、菜式實用性強則是川菜的另外兩個特征。

毫不誇張的講,川菜菜式繁多,可以做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不重樣,一日三餐,餐餐變樣。

比如一品酥方、蟲草鴨子、樟茶鴨子這樣的宴席菜。

又比如,民間辦紅白喜事的筵席(當地人稱“田席”),常用“八大碗”、“九鬥碗”裝菜,統稱三蒸九扣。

川省有兒歌:“過年要吃肥嘠嘠,拜年要吃湯圓粑。”

以前大家生活清苦,吃席時自然要飽餐一頓,因此三蒸九扣在用料上講究肥腴的肉類多一點,當然也要葷素搭配,湯菜並重,樸實無華,經濟實惠。

再看看川菜中的餐館菜,這個陳陽就比較熟悉了,宮保雞丁、魚香肉絲、水煮肉片、麻婆豆腐、鍋巴肉片、魔芋燒鴨,每一道幾乎現在城市裏的年輕人都在館子裏吃過。

可以說川菜的館子菜是當今華國最受追捧的菜品。

為什麼這些菜大家的接受度高呢?

陳陽總結了一下,就拿川菜和淮揚菜相比,淮揚菜重烹調、重刀工、講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火候拿的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