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葉佳怡和王健三人坐在院子中間正在吃早飯。
哦不對,應該是吃早茶,陳陽為了複原楊泰那邊的早茶文化,特地給自己和王健準備了清香的綠茶。
葉佳怡把麵前的麵碗一推:“小健,我跟你換!”
大早上喝茶,王健正無語呢,見到麵條就像看到了親人,連忙將自己沒喝的茶杯遞給葉佳怡,自己捧著麵碗呼嚕呼嚕起來。
陳陽看著直翻白眼,這啥呀這是?我帶你體驗江南早茶文化,你……,算了,對牛彈琴了屬於。
王健才不管那麼多呢,現在的他剛解決溫飽問題,什麼都沒主食香,到了中午,陳陽他們就挑著幾道合口的菜,隨便扒上幾口飯就完事了。
這小子跟個餓死鬼投胎似的,瘋狂扒飯,不吃到嗓子眼決不罷休。
陳陽每次看王健吃飯,都害怕這小子撐炸了,但看他每次吃完飯一臉滿足的樣子,最後隻能默默掏出健胃消食片。
這邊葉佳怡早就習慣了王健的碳水日常,她笑著拿起筷子夾起一片幹絲沾了沾碟底的醬油放入口中。
說實話,幹絲葉佳怡吃得多了,以前在揚州旅遊,每天早上基本都有這道小吃。
一疊幹絲、一杯清茶、一碗魚湯麵那是葉佳怡那幾天的標配。
“師兄!我告訴你,幹絲這玩意也就那麼回事,吃在嘴裏一股醬油味……唔!!!!!!”
話還沒說完,葉佳怡突然停下了。
她試探性地又將剛剛入口的幹絲嚼了兩口。
“醬油中微甜,不像楊泰當地那麼甜!”葉佳怡欣喜道。
沒錯,陳陽酌量減少了些綿白糖的加入,因為人間滋味畢竟開在帝都。
北方人的飲食習慣還是不太適應甜鹹口。
少許白糖提鮮大家是可以接受的,但太甜北方的客人就不喜歡了。
你看,一個小小的改動,葉佳怡這裏立馬給出了反饋,醬油本來就鮮,加上點綿白糖更鮮,再嚼兩下,豆香味開始出現。
神奇的是,這種香味中帶著些許清香,對,對對,葉佳怡激動地用筷子指著碟中的芹菜丁,芹菜丁的加入解膩增加清香,神器啊!
更神奇的還在後麵,葉佳怡夾起一卷脆魚問道:“師兄,這是什麼?”
陳陽笑了:“這是脆魚,用黃鱔做的。”
葉佳怡點了點頭,將脆魚放入口中。
“哢嚓”一聲,外麵掛糊油炸的脆皮聲音清脆,簡直比薯片都脆。
不,就這外皮比薯片還香,而裏麵的鱔魚,有點軟糯,有點鮮美。
“這不就是日料裏的天婦羅嗎?”葉佳怡眼睛瞪得圓圓的。
轉頭一想,跟師兄一起去參加《星廚光臨》時,那個陝菜師傅的傘把排骨不也掛糊嗎?
“這是掛的薄糊!”葉佳怡更正道。
陳陽點了點頭,其實也不怪葉佳怡搞混,陳陽的做出來的脆魚外殼確實有點像天婦羅的做法。
但天婦羅的做法……怎麼說呢。
天婦羅的炸法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雞蛋麵糊炸,另外還有春雨炸,金婦炸,精進炸,磯邊炸,博多炸等(主要是麵糊料的不同或加上一些配菜)。
天婦羅製作有一個總的三點標準:掛糊要薄,瀝油要淨,要又脆又香。這點上跟陳陽的做法很像。
不過有一說一,天婦羅跟華國料理中的薄糊還是有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