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待朱樺,陳陽十分用心。
前菜上了鹵味拚盤鹽水雙雄,點心自然是蜂糖糕和湯包。
為了讓大家吃得菜色多些,陳陽給出的分量都不大,但幾乎將小院現有的菜品上了個七七八八。
當小二剛把點心端上桌時,朱樺還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蜂糖糕在淮安宴席中雖少,但同屬淮揚菜係,他一個浸淫廚藝多年的老廚師自然是吃過見過的。
而湯包,在蘇省,除了金陵、江南、靖江的湯包出名外。
淮安的湯包也十分出名,而且淮安的湯包既有普通肉餡的,還有蟹黃湯包。
劉世忠曾經呆過的文樓就是以湯包出名。
往往到了應季,一盒禮盒裝的文樓湯包,能賣出二三百的價格,而且還供不應求。
朱樺夾起一隻湯包打量了一番笑道:“你說你這侄兒生意好,我這次是真相信了,別的不說,就這湯包,麵皮筋道且薄,放在燈下,裏麵湯汁豐富,如果調味沒問題,就衝這湯包,生意不會差。”
陳建國雖然有個做湯包的弟弟,但他對這行一竅不通,聽老戰友這麼誇侄子的手藝,他還挺高興來著。
朱樺將湯包放進盤子裏,然後往盤中倒了一點醋,那醋剛剛倒出,朱樺就聞出了不對。
他輕抿一口,眼睛一亮:“這是調和醋,是山西醋和我們鎮江醋調配的,而且比例特別好。”
再嚐湯包。
隻咬開一個小口,那湯汁變從小口中“噴湧”而出,朱樺閉著眼感受了下,不由睜開眼大讚:“這湯包絕了!”
“味道調配的剛剛好,又鮮又香,皮凍不糊弄事,真就是雞湯和豬皮。好好好!”
連說了幾個好字,不僅朱樺老兩口吃得高興,陳建國兩口子也感覺倍有麵子。
陳建國笑道:“來,再嚐嚐這蜂糖糕,老班長給個評價!”
朱樺點了點頭,然後夾起一塊蜂糖糕放進嘴裏。
這塊蜂糖糕不大,陳陽為了能讓大家多嚐幾道菜,蜂糖糕隻切了小小一角。
但就是這小小一角,朱樺嚐完後感歎道:“你這徒弟不得了,傳統蜂糖糕經過了改良,這裏麵加了可可粉,味道竟然出奇的好!”
朱樺說到這,不得不重新審視起這家小小的館子。
“點心做成這樣,隻要菜不差,生意肯定很好,要是規模再大些就好了!”
陳建國笑道:“一會兒這小子過來時,你把你的意見跟他說說!”
……
可還沒等陳陽過來,新上的這一道道菜簡直刷新了朱樺這個餐飲老人對菜品的認知。
一家店能把一個菜品做好,那這家店也就是有了主打菜了,這樣的生意不會差。
如果能有幾個出挑的菜色,那一家店必火,他們家的老店就是以小龍蝦和黃集羊肉出名來著,別說洪澤了,就算是淮安市也有人驅車幾十公裏就為了嚐嚐這兩道菜。
可陳陽這裏呢!
每一道菜都無論是口味、口感還是造型,都讓人挑不出半點毛病出來。
尤其是他朱樺,這些年隨著年紀漸漸增大,他的口味一直不好,吃東西也喜歡挑些清淡的來吃,可剛剛上的拆燴鰱魚頭,他竟然一口氣吃了三勺。
等陳陽再次來到包間敬酒時,朱樺握住陳陽的手激動道:“小五,我是真的沒看出來啊,你這手藝,不得了,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