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水白菜這道菜,乍看就是白菜放在開水裏,寡淡無味。
但實際上這道菜清鮮淡雅、香味濃醇、湯味濃厚、不油不膩、清香爽口。破除了當時人們對於川菜“隻會麻辣、粗俗土氣”的傳統認知。
就在禦膳房供職的這段時間,黃晉臨還總結出“無雞不鮮、無鴨不香、無肘不粘、無肚不白”這條烹飪理論,意思是說要做一碗湯,想要味道鮮美就要加入雞肉,想要氣味香醇就要加入鴨肉,要想湯頭粘稠,就要放豬肘,要想湯色潔白,就要放豬肚。
這套理論,時至今日,依然被川菜廚師使用。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裏,黃晉臨結合了北|京烤鴨的特點,創新了一道新菜“樟茶鴨”!
“難怪,顏色上看起來就很像咱這的烤鴨!”陳陽恍然大悟。
張玉山笑著點了點頭。
陳陽皺眉道:“同光、宣統那時候的事了,這黃家還有後人嗎?”
張玉山苦笑一聲:“有,但你也甭想找人家黃家學,據說80年代就有人要花十萬美刀購買他們家的配方,但被拒絕了!”
“……”
80年代的十萬美刀是什麼概念?
天文數字了屬於。
關鍵是陳陽就算是能開得起讓黃家心動的價格,但他也沒個中人轉介紹啊。
找黃家學做樟茶鴨不靠譜。
難道這道菜就黃了?
張玉山看到陳陽不甘的表情,然後笑道:“做樟茶鴨最有名的還有家餐廳叫頤之時!創始人是咱開國川菜大師羅國榮。”
“羅大師早年在成都開了這家頤之時,48年時把店搬到了重慶。”
“現在的頤之時已經是川渝地區非常有知名度的一家餐飲投資集團了!”
“羅家的後人在不在,還會不會做樟茶鴨我不清楚,但有個人卻是學會了頤之時正宗的樟茶鴨製法,而且這個人你還認識!”
陳陽聽到這話,皺眉想了半天,自己認識的人中做川菜的……,難道是?
“是不是蘭家?”
張玉山笑道:“準確的說,應該是石正亮大師!”
石正亮,蘭明璐的師傅,川菜大師,剛剛去世不久的川菜活字典。
上次蘭明璐帶著蘭友敏來小院時,師妹曾經查過他們的資料。
蘭明璐的一個頭銜就是石氏川菜弟子會的會長!
“張叔,你的意思是讓我去找蘭明璐?可是蘭明璐他會嗎?石大師已經離世,萬一沒教他這道菜怎麼辦?”陳陽說出了心中的疑問。
張玉山擺了擺手:“不可能,我嚐過天然居的樟茶鴨,那的鴨子絕不可能是成品批量貨!”
陳陽聞言眼睛一亮。
臨走前陳陽嘿嘿一笑:“張叔,給我拿隻成品樟茶鴨,回去我嚐嚐,有對比才有傷害不是!”
張玉山哭笑不得,一個電話讓手下拿了一隻遞給陳陽。
在回去的路上,陳陽一隻在想怎麼去跟蘭明璐談這事兒。
說實話,他跟蘭家父子就是一麵之緣,頂多有點拐著彎的商業往來。
“斷了母油的貨?”
“不好不好,這個見效太久,對方遇到這種好東西肯定會有囤貨的,而且石缸的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陳陽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直接登門去找?”
“人家又不是傻子,一麵之緣就要把師傅的傳承送人?將心比心,你陳陽會這麼幹?”陳陽皺眉!
就在陳陽一籌莫展之際,他的電話響了。
“哥!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