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一天,社畜張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公寓。

他打開筆記本,熟練地點開視頻網站,然後給自己泡了一盒康帥傅方便麵。

當泡麵正在吸收熱水時,張浩正在翻看著視頻網站有沒有新的片子用來下飯。

這時,首頁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一部名叫《複·蘇》的紀錄片吸引了他的注意。

“複蘇?什麼意思?難道是人與自然那種節目?沒意思!”張浩掃了一眼,正準備劃走。

但突然他看見下麵的一小段文字介紹。

“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傳統的蘇菜正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什麼是蘇菜?還有人在堅持做最傳統的蘇菜嗎?”

“將鏡頭伸向街頭巷尾、餐館酒樓,講述蘇菜的市井傳奇,以最獨特的視角展現蘇菜背後最真實的故事。”

“這是一場特別的美食之旅,這是一場恍如隔世的人間煙火。”

看到這段介紹後,張浩停下了準備滑動鼠標的手指。

作為一個從蘇北小縣盱眙來到魔都工作的年輕人,看到這部紀錄片時,他突然想起了家鄉的十三香小龍蝦、豆皮、珍珠丸子、五香豆、蔥油餅、豆腐腦。

他咽了咽口水,手不由自主地點開了那個小方塊。

畫麵剛剛開始,屏幕突然一片漆黑,在屏幕上出現了一拍大字……第一集·家廚的生意。

當字漸漸隱去之時,畫麵還是一片漆黑,但張浩的音響中卻傳來了嘈雜聲。

這種嘈雜聲張浩再熟悉不過了!

“磨剪子咧!戧菜刀~”

“回收舊手機,廢舊手機,兼收長辮子……”

聽到這熟悉的聲音,張浩的回憶一下子被拉近了。

突然畫麵一轉,沈師傅穿著拖鞋穿梭於巷子中,周圍熟人紛紛跟他打著招呼。

看到這一幕時,來自小縣城的張浩突然有了一種無法言喻的親切感。

畫麵再一轉,當鏡頭切換到棋牌室時,張浩心裏不由好奇道:“搞什麼鬼?不是個介紹蘇菜的美食節目嗎?怎麼來棋牌室了。”

但棋牌室裏那種煙霧繚繞的感覺讓他感覺這片子特接地氣。

自己老家的爺爺每天就是中午吃完飯,飯碗一推便悠悠達達地逛進棋牌室,跟幾個老哥們一坐就是一下午。

“別的不說,這導演還是挺會拍市井的,有點兒意思!”

等沈師傅從棋牌室裏走出來後到了張奶奶家,這時張浩才發現,原來就是這個有點邋遢的沈師傅,竟然是位家廚。

在盱眙,家廚是這幾年剛剛興起的一項職業。

去年張浩回家時,正好遇到爺爺八十大壽,當時他的家裏就請了家廚,在家裏熱鬧了一天。

“有一說一,家廚費用不高,吃得還很好,確實不錯,沒想到這個蘇菜的紀錄片竟然從家廚開始,還挺有創意的!”

當然有創意。

現在的視頻網站上,隻要一說起傳統華國料理,一水兒全是穿著廚師服,戴著高高的廚師帽的大師傅。

做起菜來好看是好看,但透過屏幕,要說勾起人的食欲那就差點兒意思了。

看到這,張浩不由好奇道:“看看這家廚有啥手藝,前麵拍得挺好,如果後麵做的菜跟那些視頻裏似的,那還是沒啥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