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明麵上的深交情。紀寒禹,白臣軒,陸文樊三人的生意也慢慢的湊到了一起。
新區的發展有非常大一塊地,還有一條大河,想要發展,就得填河發展。他們都想到去填河造島。那麼大一片,一個人謀發展的話得一個人背負幾百億。小企業家撈不著大活,大活隻能靠大企業家去包工程。
紀寒禹,白臣軒,陸文樊他們非常有默契的站到了一塊。
從政府的批文批下來的時候,他們三個就已經約起來要吃飯商量這件事了。
為了確保這件事的隱蔽性,白臣軒主動邀請他們倆都到白臣軒家坐客。
“咱們仨這回可是一條線上的人。”白臣軒先說道。
紀寒禹:“咱們仨都合作了,還有什麼拿不下的?”
陸文樊:“紀兄的非常在理,我也這麼認為。”
三人對視,哈哈哈。
“咱們這幾天先把標書做好,然後,咱們等著政府去競標。”紀寒禹道。
陸文樊:“我就不信咱們仨在那還有人過來搶標?”
白臣軒:“這可是塊大肥肉,咱們得做好萬無一失的準備。”
“嗯,咱們要先搶到標,搶到標之後一切都好說。”
“對,方案盡早擬定,我們明天找時間先去考察一下。”
“好!”
“來吧,兄弟們,幹杯。”
哐。
第二天一早,三人帶著各自的心腹前來新區做考察。
紀寒禹估計了一下,這麼大的項目,除了他們三個聯手可以拿下之外,其餘的企業應該要五六家聯合才可以。並且這麼大的項目,得啟用七八家銀行的貸款資金鏈。
總歸,這不是個小項目。
晚上回家,紀寒禹把這些告訴了葉婉。葉婉覺得他們三家聯手固然是好事,但是拿到標之後的瑣碎問題就要另當考慮了。大項目的開工必然牽扯下麵的小工程,這些工程的分布又是一大難題。是將這些都納入自己的腰包還是另擇他人,這在項目裏都是必須要考慮清楚的。
葉婉:“寒禹,拿到標之後隻有我們三家參與嗎?”
“嗯,目前來說是這樣的。”
“那行,你們先努力競標,這是第一步,第一步沒了之後所有的考慮都是之外的事情了。”
“對啊,老婆說的對,所以這幾天前就得把標書做好,半個月之後競標就開始了。”
“嗯,我覺得這麼大的項目一般人也攔不到,但是這是跟政府緊密相連的項目,不得不提防。”
“好的老婆。”
“政府做事向來比較拖拉,你們幾個也得有心理準備。”
“嗯,肯定各方麵我們考慮清楚。”
“那就好。”
半個月後,招標會。
政府經過層層篩選,選出了二十家非常有實力且對此項目感興趣的企業。
紀寒禹白臣軒陸文梵自然是坐在一起,邊觀察形勢邊討論他們所處的位置。
果然,雖然他們三個聯手,但還是有其他的企業家想趁此項目好好搞一場。
與他們三個預料的一樣,其他的不是個人,而是六家合體。準備的也是勢在必得的樣子,看來在政府的關係打點得不錯。但是他們都不知道,紀寒禹的親叔叔,董超,是市長。
他們的關係就連白臣軒都不知道。
葉婉這麼多年也就跟這位親叔叔在一起吃過兩頓飯。由於身份的特殊,他們的關係雖然親密但往來卻不多。
紀寒禹也不想讓他的董叔叔牽扯他太多,商界的陰暗以及政界的不小心,就會讓他們都陷入深淵。以至於他們每次的碰麵也都是在紀寒禹的私人茶館,連葉婉都很少接觸。當然,一方麵,紀寒禹不想讓她牽扯太多。
但是這次的情況有所不同,紀寒禹早就想過,肯定會有其他人聯合買通官員,來跟自己搶標。雖然白臣軒跟陸文梵也有在打點,但是肯定跟其它家也半斤八兩,不相上下。
所以,最後還是要靠關係,來贏得這塊肥肉。
競標前期,紀寒禹就找董市長談過這次的項目。
從小到大,這麼多年,紀寒禹跟董市長的關係雖然密切,但沒有通過他的這層關係去開後門,因為,紀家本身也有自己的勢力在。
在紀寒禹找董事長談過話之後,董市長找了自己身邊的心腹人物,秘密的在紀寒禹的茶館見了麵。
吃了飯,喝了茶。
董市長對他的幾個心腹,也不藏著這個秘密,告訴他們,這就是他的親外甥。
最巧的就是,剛好其中的兩個人就是主管這次項目的。
他們也坦言,這次的項目牽扯非常大,也非常龐大,需要的資金鏈政府肯定不能都提供,還得要開發商自己去考慮。也有不少的人過來找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