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我這就去了。”

“嗯,去吧,不過在軍中可不比在家裏,海外華人治軍嚴格,令行禁止,你可千萬不要大意,好歹也混出個樣兒來,也不枉我費這一番功夫,也算是對得起你的爹娘。”

“是,叔父,我都記下了。”

“好了,時候也不早了,你就去吧,且記常給家裏寫信。”

趙平跪在地上,給趙維忠磕了一個頭,這才起身背起了自己的行李,離開了家門。

從上海回來以後,趙維忠立刻帶著趙平,來到招兵站給趙平報名參軍。同時也讓趙平從此以後稱自己為“叔父”, 而不在是老爺。雖然趙平是趙維忠的遠房侄子,但在趙維忠家裏,他實際隻是一個地位較高的仆人,當然在這個時代,這也是常有的事情。

雖然趙維忠讓趙平從軍,是有自己的私心,但也考慮到萬一趙平在軍中真得混出個人模狗樣來了呢,海外華人明顯要比清廷重視軍隊,軍人在海外華人這裏的地位可要比在清廷高得多,因此再把趙平當作自己的仆人顯然不妥,於是讓趙平改變了對自己的稱呼。

不過由於趙維忠的身份有些特殊,他是李鴻章的舊部,和清廷有比較深的關糸,現在送他的家人來參軍,也不知道是什麼意圖,說不定是派他的家人到部隊來臥底呢?因此招兵站的工作人員一麵給趙平登記,檢查身體,一麵向軍委彙報。而很快就得到了軍委的答複:公事公辦。

原來夏博海、秦錚、肖建軍經過了簡單的討論,認為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果趙維忠真的是送他的侄子來參軍,則表示他己經決定把自己綁上穿越者的戰車。而就算是他派侄孑到人民軍來當臥底,也不用害怕,穿越者組建的軍隊當然和清廷的軍隊不用,有自己的製度和紀律,就憑一個小兵,能翻得起多大的浪來,如果趙維忠的侄子想晉升到中高級的軍職,則需要實實在在的戰功才行,靠其他的手段,在穿越者的軍隊裏是混不下去的。

而得到了軍委的指示以後,招兵的工作人員也放了心,檢查完了趙平的身體之後,馬上又對他進行了身體素負的測試,因為現在的兵源充足,招兵也有較大的選擇餘地,不再是來了個人就行,至少要挑選身體素質較好的士兵,另外,身體檢查合格之後,還要進行十到十五天的試訓,隻有試訓合格以後,才能夠算是一名正式的士兵。

趙平的年齡不大,雖然在趙維忠家裏當下人,但飲食可以保證,而且營養也不算差,又練過幾年拳術,在這個時代來說,算是身體素質中上的,經過檢測之後,他的各項身體機能指標都達到標準,因此可以參加試訓。

試訓的內容和舊時空裏的軍訓差不多,住在臨時軍營裏,進行一些基本的軍事基礎訓練,這一方麵是幫助新兵在正式進入軍營之前,有一個過渡的適應過程,另一方麵也全麵的考查通過初試的士兵,是否俱備成為一名正式士兵的素質。試訓期間是沒有軍餉的,但可以隨時退出。

趙平在試訓中的成績也不錯,所有的試訓的項目全部合格,而且他還識字,能寫字,這在新兵中是十分少見的,能識字的士兵到是還有一些,但能寫字的人就是寥寥無幾了,當然這裏的寫字,並不僅僅隻是寫出自己的名字,而是能夠記帳、寫信的能力,因此趙平在新招的士兵當中,可以算是知識份子了。另外趙平還有一項技能,就是遊泳,於是在結束了試訓之後,趙平被派配到海軍,成為一名人民軍的海軍士兵。

海軍是一個高技術軍種,因為這個時代的一艘軍艦,代表一個國家的最高工業技術水平,因此海軍的士兵必需要俱有一定的文化基礎,才能夠學會駕禦得了一艘軍艦,一個文盲幾乎是無法在軍艦上的工作的,而讀寫也就成了海軍士兵最基本的能力,否則就根本沒有辦法學習怎樣操作軍艦。

招募的士兵中,凡事能讀能寫的士兵,全部都分配到海軍中,而識字但不會寫字的士兵,也大部份被分配到海軍,對此陸軍雖然有頗多怨言,但也隻能認了。因為軍委的三巨頭都是海軍出身,多少都會有一些偏向海軍,而且陸軍本來就是從海軍中分離出來,兩名指揮官諸亞平、秦玉海不過是正營級、中校軍銜,而海軍的七名艦長,最低的也是副團級、中校軍銜,因此現在陸軍也沒法和海軍爭。

當然,盡管陸軍也需要知識水平較高的士兵,但可以通過一邊學習讀書識字、文化知識,一邊訓練來解決,因此士兵沒有文化,對陸軍建設的影響並不大,這也是陸軍和海軍的最大不同,否則盡管軍委會偏向海軍一點,但也不會無視陸軍的建設,畢竟軍艦沒有裝上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