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在夾嶺山的戰鬥,徳軍本來就處於下風,而穿越軍隊趕到戰場之後,頓時成為了改變戰場均勢局麵的關建力量。
盡管增援的軍隊人數不多,但戰鬥力去不容小視,更何況還帶著一個迫擊炮排,在這種千人規模的中小戰場上,輕便靈活,可遠可近,而且還有一定殺傷力的迫擊炮絕對是大殺器。穿越軍隊首先架起迫擊炮,向德軍的陣地發動轟擊。
三門迫擊炮連續發射了十餘輪,炮彈落到德軍的陣地中爆炸,將徳軍炸得傷死一片,隨後穿越軍隊向德軍發動衝鋒。而在此同時,人民軍也向德軍發動了全麵的進攻。而在這樣兩下夾擊之下,徳軍也終於抵抗不住,全麵潰敗。隻有少量士兵從戰場上逃走,其餘或是戰死,或是投降,而德國的膠澳總督葉世克,也在戰場上被俘虜。
戰鬥在上午十時左右基本全部結束,穿越者取得了全麵的勝利,完全占領了青島地區。不過清理戰場的工作,一直到下午五時在全部結束,因為這一戰是穿越者成立人民軍以來,投入兵力最多,作戰範圍最廣的一場戰鬥。
經過清理,這一戰穿越者一方一共陣亡士兵228人,受傷261人,還有31人失蹤,受傷人員中,有73人受傷較重,必須住院治療,而其中估計有近一半人傷殘,基本不可能重返戰場了,另外穿越士兵在這一場戰鬥中,也陣亡了9人,有13人受傷,好在是受傷的士兵都傷得不重,並無什麼大礙。
雖然和以前的戰鬥相比,這一戰是穿越者在這個時代裏傷亡最大的一場戰場,減鬥員超過了500人,幾乎占到了參戰部隊的15%,左右,不過這也是人民軍在成長過程中,必須付出的代價,而且在這一戰中,人民軍一、二、五、六四個營,以及炮兵營均得到了實戰的煆煉,經過戰火洗禮,積累實戰經驗,可以說這也是這一戰另一個巨大的收獲。
當然,一戰的戰果也同樣十分豐厚,一共擊斃德軍士兵1153人,俘虜2295人,另有117名德兵失蹤, 另外在這一戰中,還擊沉德國軍艦4艘,而3艘擱淺在海灘上充當炮台的大型鐵甲艦雖然上層建築受創嚴重,主炮盡毀,副炮也損毀了大半,但艦體,還有動力卻基本完好無損,隻要拖離擱淺位置,就可以靠自身的動力行駛,當然也都成了穿越者的戰利品。
同時這一戰還繳獲了大量的其他戰利品,主要有徳製毛瑟98式步槍1500餘枝,毛瑟96式手槍120餘支,仿製馬克沁機槍12挺,各式子彈數萬發,同時還有大量的糧食和軍用物資,以及白銀約3.7萬餘兩,徳國馬克約22.5萬圓。
而且這還不是穿越者的全部收獲,因為還包抬有德國在青島進行的基礎建設。相對於英國隻是把威海衛當作自己在中國北方的一個據點的態度,德國對青島則要重視得多,在強租了青島以後,就計劃將青島打造成徳國在遠東地區的模範殖民地,因此對青島的建設做出了詳細的建設規劃,並且正在按步就班的實施。在舊時空裏流傳的青島下水道,也就這個時候規劃修建,雖然關於青島下水道的傳說有些誇大其辭,但舊時空裏的青島市老城區,確實就是在這個時候奠定的基礎。
不過,現在徳國強租青島還不足三年,因此大部份的規劃都隻停留在圖紙上,就連計劃中的德國總督府都還沒有開工建設,而是暫時使用原來清廷的膠澳總兵衙門。到現在為此,建成完工的隻有俾斯麥山(即青島山)軍營和青島灣的碼頭,還有一所小型醫院,而毛奇山(貯水山),伊爾提斯山(太平山)的軍營隻完成了七八成。
另外,德國在青島修建的兵工廠完成了大約六成左右,因為青島距離德國實在太遠,單程的時間最快也要兩個月,因此青島徳軍的武器彈藥,包括步槍、火炮的零配件都不可能完全靠國內供應,必須在當地自行生產一部份,做到大部份能夠自給自足,按照徳國的規劃,在青島兵工廠裏,將建立一條毛瑟98式步槍及步槍孑彈的生產線,以及一條可以生產75、100毫米口徑炮彈的生產線,以後青島徳軍使用毛瑟98式步槍、子彈、以及零配件,還有中小口徑的炮彈,均可以在青島本地生產。
現在兵工廠的廠房設施基本已經完工,而生產線所需要的機器設備也都運抵青島,其中有一部份還是由德國艦隊運來的,不過生產線正在組裝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