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以後,青島指揮部派人來到王家寨村,並且帶來了指揮部的指示:先禮後兵。
即首先和膠州縣進行接觸,談判,警告膠州縣不要插手王家寨的事務,更不要庇護王家的餘黨。如果膠州縣答應穿越者的要求,那麼穿越者可以保證,不會進犯膠州縣,否則那麼就幹脆出兵攻破膠州縣,將膠州縣納入到穿越者的管轄之下。
工作組到是有些沒有想到,指揮部會對膠州縣並沒有采用息事寧人的退讓態度,反而較為強硬,不過這種態度到是很對工作組的胃口,畢竟工作組大部份人員都是年輕人,脾氣也比較衝,對清廷普遍持輕視態度,畢竟一個簽了無數喪權辱國的無能政權,自然不可能讓穿越者對其有好態度。
原來收到了工作組的報告以後,青島指揮部也十分重視,因為這是穿越者首次和清朝的勢力正式接觸,雖然穿越者以前的原則是不和清朝起正麵衝突,但這一次的情況不同,膠州縣距離王家寨村太近,而且王家顯然在膠州縣裏有相當的影響力,王家的老二王克複就在膠州縣裏當書案,因此這次是想躲也躲不過去的,除非是穿越者放棄王家寨村,但這顯然是穿越者不可能接受的。
於是青島指揮部的三名負責人秦錚、肖建軍、王雲鵬立刻展開了協商。
肖建軍就認為,幹脆就把膠州縣拿下來算了,因為膠州縣的地理位置對青島十分重要,在舊時空裏,膠州就是隸屬於青島市管理,而且膠州還是膠濟鐵路的第一站,因此拿下了膠州縣,不僅可以擴大穿越者的控製範圍,同時也符合穿越者製定的沿膠州灣擴張的計劃。
至於拿下膠州縣,會不會和清廷撕破臉,肖建軍認為這種可能性並不大,因為現在清廷本身就在逃亡中,整個中國北方幾乎都處於一種無序狀態,因此穿越集團正好可以趁著這種渾水,多摸幾條魚,搶占膠州灣周邊的幾個縣城,穩固穿越者的統治。等淸廷穩定下來以後,則己經成為事實,估計淸廷也隻能認了。
另外穿越者並不是要依附清廷,而是隻需要清廷的一個名份,也沒有必要對清廷過於客氣,該強硬的時間,就應該毫不客氣,這樣和清廷打交道反而更好一些,因為可以讓清廷明白穿越者可不是好糊弄的,而且清廷軟弱無能的特性,也不可能為了這幾個縣城和穿越者撕破臉。
應該說肖建軍的意見,代表了相當一部份穿越者,甴其是軍人的態度。因為隨著穿越者在戰場上連續獲勝,不少穿越者都認為沒有必要顧忌清廷的態度,而要全力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
雖然秦錚也認為肖建軍的意見有相當的道理,畢竟不和清朝起正麵衝突,並不表示穿越者就應該對清朝盡力退讓,該強硬的時候就該強硬,這不僅僅是為穿越者自身的利益考慮,同時也是給目前穿越者統製區域內的民眾一個目確的信號,即在穿越者的治下,並不用害怕清朝官府的勢力。但也不要過於強硬,畢竟鋼者易折,一但強硬過頭,對穿越者也並不是好事。
因此秦錚主張先和膠州縣進行談判,要求膠州縣放棄幹涉王家寨的事務,不要庇護王家。秦錚認為隻要膠州縣的知縣智商正常,是不會拒絕穿越者的要求。一來是到了這個時候,膠州縣不可能沒有聽說過穿越者的威名,天津的事情不說,但青島離膠州近在咫尺,連八國聯軍尚且不是穿越者的對手,一個小小的膠州縣想擋住穿越者的大軍,任何頭腦正常的人都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二來是雖然不知道膠州縣的地方官是誰,脾氣秉性如何,但以清廷官場的陋習慣例,膠州縣的地方官恐怕也不會好到那裏去,和穿越者死磕,對他們並沒有半點好處。
而且如果膠州縣答應了穿越者的要求,也並不表示穿越者就不能在膠州灣沿岸擴張,因為穿越者可以放過縣城,而選擇控製縣城周邊的農村,這也就是穿越者版的“農村包圍城市”, 相反沒有官府的製肘,穿越者在農村的擴張也會更加容易,同時也可以給附近的其他州城府縣做出一個範例,等到穿越者的勢力到達時,膠州縣就可以是一個非常好的仿校例子。
當然,如果膠州縣的地方官是個二楞子,拒絕了穿越者的要求,那就說不起來,隻能以武力來解決,攻占膠州縣,這同樣也可以給附近的其他州城府縣一個警告,這就是和穿越者做對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