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博文、山縣有朋同為長州藩士出身,但山縣有朋一直都是走的軍旅道路,早在倒幕時期,山縣有朋就指揮奇兵隊作戰,並參加關係到討幕維新運動成敗的戊辰戰爭。倒幕成功之後,山縣有朋又長期致力於日本近代陸軍的建設與改造,並強調勇敢、忠誠和服從天皇的舊有美德,反對民主和自由主義傾向,有“日本近代陸軍之父”之稱。
山縣有朋在陸軍當中,有著相當崇高的威望,隻要他說一句話,陸軍的那幫馬鹿們可不敢不聽。因此想要控製住陸軍的那幫馬鹿們,就必須得到山縣有朋的支持才行。
於是伊藤博文親自約見山縣有朋,對他陳明大義,並曉以利害,再三解釋現在不能與俄國全麵開戰的原因,同時還向山縣有朋保證,明年的軍費預算會增加陸軍的份額,而且等朝鮮半島的危機結束以後,自己將辭去首相的職位,並支持山縣有朋的弟子桂太郎出任首相等等條件,希望山縣有朋能支持自己的朝鮮政策,約束陸軍的行為。
其實山縣有朋也非常知道,現在的日本與俄國開戰,確實是凶多吉少,但他之所以高調主張對俄作戰,實際是有意向伊藤博文施壓,一方麵是為陸軍爭取軍費,另一方麵也是瞄著首相的位置,反正現在是伊藤博文坐在這個位置上,自己隻用大打嘴炮就行,喊得越響越好,而所有的壓力自然都由伊藤博文來承擔。
現在伊藤博文服軟,山縣有朋自然也樂得借梯下牆,因此日本政壇的兩大巨頭終於達成了一致協議。而伊藤博文也鬆了一口氣,解決了陸軍的那幫馬鹿們,自己也才能全心投入到外交戰場上。於是伊藤博文又連續招見英、法、美、徳等國的大使,請他們從中調停,緩和朝鮮半島的局勢,同時也威脅各國,一但朝鮮半島發生戰爭,日本將單方麵與海外華人談判,並從中國戰場撤軍,讓八國聯軍就此瓦解。
雖然英、法、美、徳等國各懷鬼胎,也都清楚經過了朝鮮半島危機之後,以武力改變中國局勢己是不可能了,隻能和海外華人進行談判。但這時各國仍然不希望八國聯軍徹底解件,因為如果八國聯軍以一個整體,那怕隻是一個名議,那麼在談判桌上麵對海外華人的時候,也就能多一些籌碼,為自已多爭取一些利益。
於是各國也立刻展開行動,各國政府都頻頻招見俄國大使,表達自己的態度,同時也向俄囯政府發函,要求俄國停止在朝鮮半島的冒進行動,並且從朝鮮半島撤軍,恢複朝鮮半島的平衡局麵。各種電文電報如雪片一樣,從世界各地飛傳到俄國首都聖彼得堡,然後又從聖彼得堡飛傳到世界各地。
而接到各種電文電報的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這時也是頭疼不巳,現在的俄國也頗有些騎虎難下之勢。在俄國國內,也對這次朝鮮半島危機的處理,存在著強烈的爭議。
強硬派大叫俄羅斯絕不能從占領的土地上撤退,但理智派卻認為,當初俄國輕率的改變朝鮮半島的平衡,造成朝鮮半島危機就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因為現在俄國的首要目標是中國的東北地區,而不是朝鮮半島,如果俄國完全控製了中國東北地區,一個小小的朝鮮半島還不是手到擒來嗎。
這時尼古拉二世也覺得當初的決定確實有些輕率了,當時發現朝鮮半島有機可趁,而且尼古拉二世又一向輕視日本,認為隻要是俄軍動手幹淨利落,黃皮猴子也隻能吃一個悶虧,忍下這口氣。因此一時貪心,不顧中國東北尚未穩定,也沒考慮其他各國會持什麼態度,於是尼古拉二世也未經細仔的與大臣商議,就草率的做出決定,改變了朝鮮半島的局麵。
但讓尼古拉二世沒想到的是,黃皮猴子並沒有忍下這口氣,相反態度強硬之極,寸步不讓,大有寧可一戰也決不退讓一步之勢。而真要和日本開戰,尼古拉二世也有些拿不定主意。雖然俄羅斯號稱戰鬥民族,但並不是隻會蠻幹的莽夫,真要開戰的時候,也會認真分柝雙方的實力對比、勝率高低,絕不打無把握之戰。
論整體國力、軍力,俄國自然是遠強於曰本,但俄國的重心並不在遠東,而是在歐州部份,但日本確可以在遠東地區傾盡全國之力,因此這一戰真打起來,隻靠俄國在遠東的軍事力量是否能擊敗黃皮猴子,到是未可預料。如果從歐州抽調兵力增援遠東,一個是需要時間,另一個是在歐州部份形成空檔怎麼辦?
如果僅僅隻是日本的強硬,尼古拉二世到也並不太在意,但其他各國的態度,甴其是俄國的盟友法國都反對俄國在朝鮮半島的冒進,隻有徳國支持俄國的行動,這就問題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