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番話隻說得騎兵連的士兵們個個情緒高漲,興致昂然,頓時又引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程亞傑揮了揮手,示意眾人安靜,又道:“上午的時候,我和趙連長在馬廄裏看了一下,馬廄的衛生做得不錯,可見大家確實是用了心,這一點值得表場,但是仍然有許多地方做得並不到位。當然,這並不能怪大家,這是因為你們以前沒有得到專業的指揮,因此不知道應該怎樣去做。這是以前的事情,我們可以不追究,但是從現在開始,切都要聽我們的命令安排,凡事我下的命令,都必須要無條件的完成,明白沒有。”
士兵們齊聲道:“明白。”
程亞傑點了點頭,道:“戰馬是每一個騎兵最親密的戰友,一名優秀的騎兵,首先就應該是一名優秀的戰馬飼養員,隻有訓養出優秀的戰馬,才能成就優秀的騎軍,我知道在前一階段,戰馬的死亡率很高,原因就是飼養不當,因此從今天開始,停止所有的馬上訓練,也停止所有戰馬的訓練,全部人員都學習養馬、飼候好戰馬,把馬養得壯實了再說。下麵由趙連長宣布馬匹管理條例。”
趙立軍聽了,也上前了兩步,大聲道:“人民軍騎軍連戰馬飼養及馬廄管理條例,
一、愛護戰馬,精心喂養戰馬,把戰馬視為自己的親人、朋友,盡心盡力的照顧好每一匹戰馬;
二、實行戰馬個人負責製,每名戰士配備一匹固定戰馬,甴戰士負責自己戰馬的護理、喂養等工作,如果因為護理不善,造成戰馬受傷或死亡,追究負責戰士責任;
三、所有戰馬每天早中晚必須進行三次溜馬,每次不得少於半小時,每天必須給戰馬進行清潔、擦洗、梳刷工作,三天給戰馬洗澡一次,十五天修剪一次馬鬃;
四、現在騎兵連仍按四小隊編製,每個小隊值日一周,負責喂養照料其他後備戰馬,每天打掃馬廄的衛生、清理馬糞,三天進行一次用水衝洗,另外還包括有切草、配製飼料等工作;
本管理條例即日赴開始施行。”
這四條管理條例,就是程亞傑、趙立軍在中午的時候商議製定出來,實際上他們過去在部隊的時候,條例要更多,現在隻是從中撿出幾條有現實價值的規定,像什麼“發揚主人翁精神”、“愛護公共財產”、“ 勤儉節約”之類,都給免除了。
但就是這樣,還是讓所有的騎兵們感覺到很不適應,這也太麻煩了,其中絕大多數人在家孝敬爹都沒有這麼仔細過,不過這些騎兵畢竟也是經過了二三個月的訓練,被灌殊了不少紀律觀念,也知道人民軍對軍紀的管理極為嚴格,因此到也沒有異動。
不過在騎兵戰士中,有幾個曾經當過清兵的,他們明白,能夠製定出這樣幾條規定的,絕對是騎軍的內行人。雖然騎軍看上去是一個很威風的軍種,騎上奔馳的戰馬,在戰場上縱橫馳騁,揮動馬刀盡情劈砍,當然是拉風之極,但在這風光的背後,卻是要比任何兵種都要複雜得多的後勤保障,因為想要飼候好一匹戰馬,並不是一件容易事情。不過像程亞傑、趙立軍製定的這些規定,在清軍中一般隻有將佐級別的軍官座騎才能享受到的待遇,而一般騎兵的戰馬,是不可能這樣伺候的。因此這兩位剛上任的指揮官製定的規定,到底有用嗎?
就在騎兵們的半信半疑之中,開始進行戰馬的分配。在此之前,騎兵連的士兵沒有固定的戰馬,每次訓練時由個人自行挑選,來得早的自然可以挑一匹好馬騎,而來晚了,隻能從挑剩下的;訓練完了以後就不管了,因此在訓練中也不會愛惜馬力。
程亞傑、趙立軍首先從現有的146匹馬中挑選出了112匹身體狀態較好的馬來,並且給每匹馬都進行編號,在馬勃子上係上一根布條,上麵寫上馬的編號;然後將號碼都寫在一張小紙條上,把紙條折好,放在一個大盒孑,毎名戰士從盒孑裏拿出一個紙條,裏麵寫著是多少號就是那一匹馬,全憑運氣,聽天由命。
當然,在選馬之前,程亞傑、趙立軍給自己先各自選了一匹馬,因此他們兩人不用參加抽號,當然兩人做為目前騎軍的最高指揮官,為自己謀這些許私利,也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士兵們也沒有什麼異議。
程亞傑、趙立軍要
先把自己的戰馬選出來,也是因為這一批戰馬的整體素質確實不怎麼樣,其實這一批戰馬中到是真有一些優良馬種,畢竟各國都從本國運來了一些戰馬,如英國軍隊帶來了本國的夏爾馬和阿拉伯馬、法國軍隊帶來的是阿爾登馬和安達盧西亞馬、美國軍隊帶來的是阿帕盧莎馬、誇特馬、俄軍使用的是河頓馬、三河馬,德軍帶來的漢諾威馬,隻有這個時代的日本還沒有培育出本國的馬種,使用的主要還是蒙古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