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李鴻章來訪(五)(1 / 2)

李鴻章是何等精明的人,那聽不出秦錚剛才那一番話的弦外之音,秦錚剛才一再強調,自己是華夏後裔,對大清以清國相稱,這是提醒李鴻章,清廷還沒有認同海外華人的身份,也就是說,現在的海外華人實際和清廷並無一點關係,如果要想讓海外華人在這次談判中幫清廷一把,就要盡快承認海外華人的身份。

不過李鴻章是有備而來,懷裏揣著朝廷的詔書,因此胸有成竹,笑道:“貴眾雖然流落海外,但心係中華,而且能抵禦外晦,揚我中華之威,忠義可嘉,朝廷盡知,己下詔嘉獎,詔書便在老夫隨行之中,隻等安定下來,招集貴眾首腦,老夫便可當眾宣讀。”

秦錚點了點頭,李鴻章果然名不虛傳,一聽就明白自己的意思,於是道:“如此,就有勞中堂了。”

這時海圻號、海容號也已靠岸停好,薩鎮冰從海圻號下到碼頭上,來到李鴻章的身邊,而觀察團也都從泰安號上下來了。李鴻章又向秦錚一一介紹這些隨行人員,秦錚也和他們一一握手問候。張佩綸己經是熟人,但李經方、薩鎮冰都是首次見麵,而且這兩個人也不是無名之輩,由其是薩鎮冰,是甲午戰爭之後,淸廷最重要的海軍將領,並前後曆經清廷、北洋政府、民國、新中國四朝。是中國海軍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薩鎮冰也可以算是秦錚的前輩。

因此在相見的時候,秦錚也特別留意薩鎮冰,並且在問候之餘,還說了幾句久仰薩提督大名之類的話。而和觀察團的團長麥克裏利見麵時,秦錚則是用英語向他問候,並且交談了幾句,讓麥克裏利頗有些意外。

該問候的都已經問候完了,秦錚正要招呼眾人離開碼頭,就在這時,隨行的“申報”的記者沈肅擠到前麵來,大叫道:“秦政委,在下是“申報”記者,您能夠跟我們說幾句話嗎?”

李鴻章微微一怔,正要斥責沈肅的時候,秦錚己笑道:“好吧,那就簡單的說幾句。”李鴻章聽了,也就沒有說話,退到了一邊,而沈肅也沒有想到秦錚這麼好說話,怔了一怔之後,趕忙拿出紙筆,準備記錄,其他兩個報社的記者聽了,也都拿出了紙筆,靜候秦錚的發言。

秦錚道:“首先,我們歡迎李中堂一行,還有各國組成的觀察團,各位記者訪問天津,並且祝各位在天津的活動能夠一切順利。大家都知道,現在的中國正是非常時期,甴其是中國的北部,還處於戰爭局麵,北京仍然被八國聯軍占領,我們海外華人都是華夏後裔,自從來到中華大地以後,一直都至力於維護中華的主權和領土,保衛人民,並且與敵對勢力進行堅決的鬥爭。但我們也同樣是愛好和平的,希望能夠與各國通過平等談判,來解決中國北部的戰爭局麵,而不是用戰爭手段,因此我們希望這次各位對天津的訪問,能夠促成談判,並且盡早恢複中國的和平。”

說完之後,沈肅立刻帶頭鼓掌,其他幾名記者見了,也都鼓起掌來。而李鴻章也微微點頭,覺得秦錚說的這一番話頗為得體,就是觀察團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此人能夠高居海外華人的第二位,果然是有些能力的。

秦錚又道:“好了,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下麵請大家和我們一起到天津去,我們己經為各位準備好了休息的地方,有什麼事情,等明天再談吧。”

然後秦錚又來到李鴻章的麵前,道:“李中堂,我們己經準備好了車輛,請中堂移步上車。”

李鴻章微微一怔,但馬上就反應了過來,因為他聽張佩綸說過,張佩綸兩次訪問天津,都是在大沽口改乘小船,經甴海河到達天津,然後再碼頭上坐車到下榻的飯店,而且張佩綸對海外華人的車輛十分讚賞,說它與火車大異、形如橋廂,小巧靈活,且無火無煙,無蒸汽鍋爐,但行動如飛,海外華人稱之曰:汽車。看樣孑這次海外華人不打算按張佩綸那個套路來,而是直接從大沽口坐車去天津。

雖然李鴻章有些不明白,如果不是用蒸汽機,怎樣驅動車輛,不過對這種汽車也頗為好奇,因此能從大沽口坐車去天津,到也不錯。

於是由秦錚帶領,眾人離開了碼頭,沿著海岸走了不遠,來到一塊空地前,隻見空地上停著三輛大巴車。

而李鴻章也有些意外,因為這三輛車並不是向張佩綸所說的形如橋廂,小巧靈活,其大小和火車的車廂差不多,隻是車輪更大,因此回頭看了張佩綸一眼。張佩綸趕忙上前,道:“中堂,佩綸上次乘座的,並非是此等車輛。”李鴻章聽了,微一點頭,神色又恢複了正常。而觀察團,還有記者們見了這三輛大巴車卻都是一個個驚訝萬狀,不明白這是什麼東西。雖然這個時代汽車己經被發明出來,但還處於最原始的階段,就是觀察團的成員也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