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新聞發布會(四)(1 / 2)

場上又響了一片掌聲,其實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租界的存在,確實是一個恥辱,盡管租界的建設和管理水平也確實要比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座中國城市都要強得多。因此秦錚的這番話也確實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而且秦錚將收回租界的條件定為中國自身的強大,同時還十分歉遜的表示自己的實力不足,更是讓人增加了不少的好感。

其實誰都知道這話是自謙,畢竟海外華人的戰績擺在那裏,而秦錚還這樣說,表明海外華人並沒有因為他們有強大的武力而忘乎所以。仍然保持著謙俾的心態。

而在場的洋人們卻都有些尷尬,不過並沒有人出來和秦錚爭辯,畢竟海外華人現在己經搶奪了三個租界地,而各國卻拿他們沒有辦法,還要和他們進行談判。正如拿破侖說的: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以內。因此如果中國的實力真的強大了起來,那麼現在中國的租界是肯定保不住的。

隨後秦錚又連續回答了好幾名記者的問題,答複都是有理有據,有時還不失幽黙,令到場的記者,還有其他的圍觀人員都十分敬佩。

時間也在飛快的流逝,兩個小時很快就到了,秦錚又回答完了一個記者的問題之後,李三傑起身道:“各位記者,時間已經差不多了,所以下麵將是這次新聞發布會的最後一個問題,而沒能提問的記者先生,還請大家原諒,下次有機會,再請大家提問吧。”

眾人聽了,沒有提問的記者雖然有些遺憾,但也並沒有異議,一來是大家都是排號提問,隻能怪自己的運氣不好;二來秦錚回答其他記者問題的內容也己經足夠用了。這時李三傑又道:“下一位提問的是那家報館的記者?”

這時從人群中間站起來一個人,道:“下麵是輪到我們日本記者團提問了。”

李三傑怔了一怔,沒想到最後一個提問的竟然會是日本人,但表麵上仍然十分鎮定,道:“好,記者先生,您有什麼問題要問的。”

日本記者道:“我們從介紹貴方來曆的小冊子中得知,貴方的先祖應該大部份都是明國的後裔,其中還有一部份是鄭成功的後裔,我們知道,明國和清國原本就是敵國,而鄭成功也是以抗清而聞名的,中華大地可以說最初是屬於貴眾先祖的基業,隻是被清國以武力強奪走,而且我們注意到,貴方一直都在用‘中華’、‘中國’來指代清國,隻有再必須提到清國的時候,才是使用‘淸國’ 的名詞;這是否說明貴眾其實是不承認清國的統治,而這次貴眾回歸故土,是否打算重新奪回先祖的基業呢?”

日本記者的問題問完以後,在場頓時響起了一陣“嗡嗡” 的議論聲音,同時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對日本記者團怒目相觀,而且日本記者團的幾名記者的表情也是十分驚訝,隻有剛才提問的那名日本記者神色自如,十分從容的坐了下來。

雖然記者會提出一些尖銳、敏感的問題,甚致會對提問者挖坑,但還是要在一定的範圍以內,並尊守必要的底線,先前英國、法國,還有一些其他記者的提問,雖然有一些過份,但總體還是在這個範圍以內,但日本記者提出的這個問題,顯然就是突破了這個底線,甚致可以說成是有意挑事,故意在挑拔海外華人和清廷的關係。

而這時首先在圍觀的人中有一名年輕人己經沉不住氣了,立刻衝出來道:“你這麼說是什麼意思,這是有意要挑拔離間嗎?”

他這一帶頭,頓時引起了眾人的義憤,因此也都紛紛站來指責日本記者提問的動機,一時間日本記者團也成了眾矢之的,而且就連其他各國的記者也都覺得日本人的提問有些過份了,也沒有人幫日本人說話。

其實介紹海外華人來曆的小冊孑在上海流傳開以後,隻寫是稍有些知識的中國人都明白,海外華人其實就是明朝的後裔,那麼海外華人回歸中華,是否會有重新奪回天下的打算,但這個話題實在是過於敏感。因為滿漢之防,一直都是清廷的核心原則,更何況穿越者是以明朝遺民的身份,在清廷剛建國的時候,一個朱三太子就攪得清廷近百年不得安寧。

而隨著海外華人不斷建立戰功,而且現在淸廷早己勢微,幾乎是朝不保夕,因此所有的中國人,包括清廷的官員們都在刻意的回避這個話題,在清廷的正式公文中,對海外華人的身份也隻是用前朝遺民之後一筆帶過了,畢竟把這個話題給揭開了,對雙方都是沒有任何好處的。但海外華人的身份問題是客觀存在的,無論怎樣回避也是不可能消失,總會有一天被翻出來,而現在就被這名日本記者毫不客氣的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