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談判破裂(三)(1 / 2)

秦錚道:“這位記者先生的發言,似乎是把因果關係弄反了,我們一直都在努力的維護中國的利益,而現在出賣中國利益的是清國政府,而這位記者先生卻認為是我們做得不對,我們應該去勸清國政府改變決定,似乎我們應該為清國政府的賣國行為負責。但我想說的是,清國政府的決策人並不是小孩孑,都是居有相當政治經驗的成年人,他們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等秦錚說完之後,記者們又是一陣竅竅私語,因為秦錚的言辭己經越來越嚴厲,甚致說出了“清國政府的決策人” 這樣的用語,就差直點慈禧太後的名了。不過大部份記者還是都讚同秦錚的說法,畢竟在上海的這段時間,穿越者一直都在宣揚他們所做的事情,都是在維護中國利益,現在這個觀念已深入人心,而這次清廷的行為也確實是讓絕大部份人都大失所望,在這麼有利的條件下,竟然還答應各國這樣苛刻的條件,實在是說不過去。隻是大多數人隻是敢怒不敢言,秦錚怒斥清廷的言語,也確實是說出了不少人的心裏話。因此秦錚說完之後,在底也有記者隨聲付合,有人說秦錚說得好,也有人指責清廷這次做得確實不對。

不過記者當中也有一部份維護傳統的衛道士,對秦錚的發言自然是相當不滿,剛才向秦錚提問的那名記者馬上道:“秦政委此言差矣,自古隻有不是的臣孑,沒有不是的君父,又雲孑不言父過,臣不言君失,秦政委方才之言,大有違臣子之道啊。”

他的話剛說完,就有其他記者忍不住了,私下道:“好笑,海外華人又不是大清的臣下,他們憑什麼就不能說朝廷的不是。”

“是啊,聽說海外華人是施行的共和製度,不設君主,德者上位,還什麼臣不言君失,他們才不興這一套呢?”

果然秦錚道:“首先我們現在並沒有受清國政府的策封,因此並不是清國政府的臣孑,我們和清國政府並沒有直接的臣屬關係,我們的行動也不受清國政府的領導。當然,我這麼說並不表示我們否認清國政府的統治,但這個國家並不是清國政府的決策人私人財產,更不是清國政府的家事,中國是屬於所有中國人,屬於中華民族所有的華夏兒女,因此無論是任何人,包括清國政府的決策人在內,都沒有資格出買國家利益。古人就曽說過,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一人一姓之天下,徳者居之,無德者失之,那麼請各位記者先生告訴我,一個不惜出買國家利益的朝廷,能夠算是有徳嗎?”

這一次秦錚說完,全場一片沉默,因為秦錚的這一番話實在太過驚人,比他先前說的所有的話都重,幾乎是在否定清廷的合法統治,而且理由卻是冠冕堂皇,包括將才向秦錚提問的那名記者,也不能說出買國家利益的朝廷,能夠算是有徳。

不過這次秦錚回答完畢以後,要求提問的記者大幅減少, 因為他們生怕秦錚會再說出什麼出格的話下,說不定下次就會點名直指皇帝和太後了。穿越者不怕清廷,但並不表示記者不怕,秦錚說的那些話,別說是在康乾時期,就是在道光、鹹豐時代,都足以被叛斬立決,並誅連九族了。再向秦錚提問,說不定會把自己給牽連進去。

而還有要求提高的人都是外國報紙的記者,他們當然不會在乎清廷的想法,相反對秦錚的回答相當感興趣。越是敢說話,說的話越激烈,自然就越有新聞價值,正如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這一點在這個時代和舊時空並沒有什麼不同。

於是馬上有外國記者問道:“秦政委,我想問的是,貴方決定退出這次談判,清國政府會不會和各國繼續接著談判,並最終簽定條約,而貴方又怎麼處理這種情況。”

秦錚道:“談判是否繼續進行下去,這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因此如果清國政府和各國繼續談判,我們也不會阻止,但談判達成的任何結果,我們都不予承認,簽定的任何條約,對我們都沒有約束力,我們將采用我們認為正確的一切行動行事。”

馬上又有記者道:“秦政委,這一次貴方的行為顯然是和清國政府的決議相違的,而且剛才您也承認,貴方現在還不是清國政府的臣下,如果清國政府決定不收容貴方,而是要將貴方驅逐出境,貴方將會如何應對,是尊守清國政府的決議,離開中國大陸,還是堅持留下來不走,甚致是以武力與清國政府相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