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來說, 一營殺入戰場之後, 遭受的損失要比其他兩個營少一些,這主要是因為一營是後殺入戰場,避免了遭遇曰軍的迎頭一擊。另一方麵,日軍畢竟人數太少,抵擋二營、三營的夾擊己是十分免強了,一營再加入戰場,實際是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另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羅嶽以營長的身份,親自帶頭衝鋒,而且手持雙槍, 在戰場上左右開弓,加上他身邊的警衛戰士協助,因此一連擊斃了十幾名日兵,其中有不少日兵正是在和其他的人民軍戰士進行白刃格鬥時候,被羅嶽擊斃,還有幾名日兵舉著刺刀衝向羅嶽,但還沒等他們衝到近前,就被羅嶽射殺。
這樣一來,一營的戰士自然士氣大振,在和日軍的白刃戰中,到也並沒有陷於下風。而二營、三營的營長盡管也是親自上陣,但卻並沒有突在第一線上,而是跟在後麵督戰,因此對士兵的士氣鼓舞有限。
不過一營加入之後,確實改變了戰場的局勢,畢竟日軍的人數太少,盡管日兵的個人刺刀術十分厲害,但也無法彌補人數上的差距,平均每名日兵至少要對陣3名人民軍的士兵,有的日兵甚至要對陣4-5名人民軍戰士,這樣一來就算日兵的個人能力再強也不可能抵擋得住,畢竟人民軍的戰士可不是清兵可比,盡管個人素質確實差了一些,但士氣和鬥誌卻遠非淸兵可比,在戰場上猛打猛拚,毫不懼死,就是和日兵相比,也毫不遜色,因此激戰30餘分鍾之後,日軍終於抵擋不住,從戰場上敗退。
但在人民軍的三麵夾攻之下,而且在人數人處於絕對的劣勢,如果拚死抵抗的話,還能夠頂一陣,而一但退敗了,就是一泄千裏,成了大潰敗,何況人民軍還給日兵還留出一條生路,因此日兵紛紛轉身,沿著鐵路線敗逃。
而人民軍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不僅舉著刺刀,追殺了一陣,而且還追著開槍射擊,因此在日兵撤退的時候,傷亡頓時大增。還有幾股日兵則是被人民軍包圍,或者是被逼到一個角落裏,無法撤逃,雖然人民軍向日兵喊話,要求日兵扔槍投降,但日軍卻拒絕投降,並且堅持負隅頑抗,結果自然是全被人民軍殲滅。當然,在日兵的臨死反撲之下,也有一部份人民軍戰士陣亡,不過這己不影響大局。
整個戰鬥進行了大約1個多小時的時間,天光己經開始放亮了,人民軍終於徹底擊敗日軍,完全占領了通州火車站。而羅嶽也馬上和另兩名營長冉潤峰、劉慶林碰頭,協商各自的分區警戒管理範圍,結果羅嶽的一營分到管理北站台,冉潤峰的二營分到管理南站台,而劉慶林則被分到管理鐵路線,同時三人聯名通知前線指揮部,兩輛列車可以進站了;然後三人各自己分派軍隊,一麵布置警戒,並搜查整個火車站,找找還有沒有殘餘的敵人;一麵清點戰場,清理屍體,收容俘虜,救治傷員。
北站台是通州火車站的主站台,車站大樓就設在北站台,售票室、候車室、辦公室等功能分區都在這一邊,而南站台隻是倉庫區。日軍駐守通州火車時,將自己的指揮部就設在候車室裏。日軍還在車站大樓外約30米的地方挖出一道戰壕,呈半弧形,拱衛車站大樓,又在大樓外牆邊壘起了幾個砂袋圍子,組成了通州火車站的北部防禦。
其實曰軍的防禦工事還是做得很不錯,隻是駐守火車站的兵力實在太少,因此防不過來,如果日軍的兵力再増加一倍,達到1000人左右的話,將會給人民軍的進攻增加大量的困難。當然,真要是日軍的兵力達到了1000人,人民軍肯定會出動炮兵轟擊。
羅嶽首先在車站大樓外布置了一個連的兵力守衛,然後分派其他部隊,以排為單位,在車站大樓內逐個房間的搜查,並且將日軍遺留下來的文件、物品等全部都集中放在候車室的空地上,派自己的警衛士兵看守,當然體積較大,難以搬動的物品側仍然留在房間裏,貼上封條,等指揮部到達以後,交給指揮部處理。
由於這裏是日軍的指揮部,因此日軍到是留下了不少東西,各種文件有一大箱子,另外還找到大量的糧食、酒類,藥品、鋪蓋、甚致是棉衣棉被等,還有臘魚、臘肉、醬菜等特製食品和二十餘顆大白菜,到是頗為豐富,但卻沒有找到備用了槍支零件、彈藥等,羅嶽估計武器彈藥可能是放在南站台的庫房裏。另外還抓到了二十餘個日軍中分管後勤的士兵。
羅嶽將自已的臨時營部設在售票室裏,看著清理出來的物品清單,這時一名士兵來報告,原來在車站大樓的兩個房間裏發現了許多中國人,人數大約有2、300人的樣子,其中有男有女,估計是被日軍抓來做苦力的。帶隊的排長不知道應該怎樣處理這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