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秦錚就連夜從天津出發,乘坐一艘318艇,從大沽口出發,趕奔上海。除了318艇上的駕駛士兵之外,軍委還特意從特種部隊中抽調出2個小隊共11名隊員,另外還有一個班的本土士兵保護秦錚。
當然,如果張之洞真要對秦錚不利,這些保衛的士兵跟本就沒有用,主要是確保沿途的安全,畢竟到了上海之後,還要轉入長江行駛,誰知道沿途會出什麼事情。
經過了一夜的航行之後,秦錚等人在次日清晨到達上海長江口,不過秦錚並沒有到穿越集團駐上海的辦事處去,隻是在長江岸邊停泊,並通知李三傑到艇上會麵,聽李三傑彙報上海的工作情況。
兩人見麵以後,李三傑也將自已這段時間在上海的工作向秦錚作了詳細的彙報,其實這些工作,李三傑都向天津做過彙報,不過當麵說要更為詳細一些,而且還可以詢問一些細節性的東西。秦錚著重詢問的,就是李三傑在上海對學生們做的工作。
李三傑在上海組織的學生遊行,在天津得到了高度的重視,因為年輕學生代表著中國的未來,隻有抓住了年輕學生,穿越集團才能在中國立足。而且上海的風氣開放,年輕學生的思想新潮,而且大多都接受了一些新式的教育,不僅容易接受穿越者的觀念,也正是穿越集團所需要的人材。因此執委會經過討論之後決定,將對年輕學生的工作上升到統戰的高度。
當然,俱體怎樣引導這些年輕學生,讓這些年輕學生對穿越集團感覺到信服,並且將他們培養成穿越集團所需要的人材,這就需要製定一個詳細的計劃,甚致是製定出一套講學的大綱來。因此秦錚聽完了李三傑的報告之後,要求李三傑拿出一個吸引年輕學生的詳細方案來,而且自己也會認真的考慮。等自己從湖北回來以後,再和李三傑進行詳細的協商,如果條件允許,秦錚還想接見學生,並對學生進行一次公開講演。
見自己的工作得到了秦錚如此的稱讚和肯定,也說明自己選擇到上海來工作,這一步是走對了,如果自己再把吸引年輕學生的統戰工作做好了,那麼自己在穿越集團中的地位也就基本穩定下來,就是外事部的重要性也將得到極大的提高。
告別了李三傑之後,秦錚乘坐318艇沿長江逆遊而上,直奔湖北而去,由於這時穿越者已經和英國達成了協議,在穿越者和俄國的戰鬥還未結束之前,英國會對穿越者的行動提供便利條件,因此並未在長江口對穿越者進行阻擋,而沿途各地的清廷江防守軍到是想攔截,可惜一來是船隻的速度不及318艇,盡管318艇僅僅隻是以22節的經濟航速行駛,但在這個時代己是罕見的高航速了。
經過了一天一夜的行駛之後,318艇終於進入武昌府地界的長江段,而秦錚站在船頭上向右岸看去,可以看到右岸的江邊樹立著一排高大的歐式建築群。
舊時空裏,武漢的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一家重要軍艦建造機構,主要承輕型護衛艦和常規潛艇的建造,秦錚曾做為接收軍官代表,數次到過武昌,每次都會停留一二個月,在工作之餘,自然也會遊曆武漢的名勝景點。而長江右岸這一排高大的歐式建築群,就是舊時空裏著名的漢口沿江大道的租界建築群,與上海、天津並稱為中國的三大租界建築群。
當然,在這個時代,還沒有武漢這個名稱,武漢三鎮仍然各行其鎮,武昌府是湖北省的治所,以及湖廣總督的治所之地,漢陽府則做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域,和武昌府隔江相望;而漢口現在還是一個鎮,隸屬漢陽府管轄,與河南朱仙鎮、江西景德鎮、廣東佛山鎮並稱為四大名鎮。
漢口原來是與漢陽府相連的,明成化年間漢水改道以後,從龜山北入江,將漢口與漢陽分割開來,而漢口也因此成為同時濱臨漢水、長江,成為水運的黃金地段,作為碼頭和商業市鎮發展起來的。
湖北本來就有九省通衢之稱,而漢口靠近湖北首府武昌府,又有水運之利,各國才紛紛在漢口設立租界,從1861年英國率先在漢口設立租界,到1898年,比利時在漢口設立租界,共計有英俄法德日比六國在漢口建立租界,單以建立租界的國家而言,在中國僅次於天津,不過漢口租界的麵積並不大,位置大體位於舊時空的江岸區中山大道至沿江大道之間,從江漢路起,沿長江依次為:漢口英租界、漢口俄租界、漢口法租界、漢口德租界、漢口日租界和漢口比利時租界,至劉家廟(今江岸車站附近) 止,總麵積為2804畝,不過由於租界的發展,加上漢口鎮原有的基礎,在這個時候,漢口鎮實際已經成為了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大城市,被稱為“東方芝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