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登陸作戰(一)(1 / 2)

由於登陸,突襲俄軍的作戰均是要求在夜間完成,因此對時間需要進行十分精確的計算,畢竟一夜就那麼多的時間。不過俄軍對海岸並沒有進行布防,昆明艦、嶽陽艦、長白山艦可以停泊在距離海岸邊10公裏左右的地方,進行登陸,這樣可以大大節首登陸的時間。

長白山艦攜帶的兩艘726型“野馬”氣墊登陸艇的載重量為50-60噸,原來是設計是可以搭截一輛99G型主戰坦克,或是兩輛裝甲車的。而現在一次性可以搭載完一個營含分配的火力支援連的全部士兵及裝備。因此要將一個團的兵力全部運送上岸,需要進行3趟運輸。

726型氣墊登陸艇的最高航速達到了60節,不過在一般情況下,隻用45-50節,到達陸地大約需要10分鍾左右,這樣往返和上下艇的時間,一趟需要30-40分鍾的時間,加上裝甲車輛上岸之後,與步兵進行編組的時間,估計需要2個小時,另外從登陸地點趕到高嶺鎮還大約需要40分鍾的時間,這樣總計下來,從登陸到向俄軍的高嶺鎮指揮部的時間應在2.5-3個小時。

這樣經過指揮部討論之後,登陸的時間定在夜間9點,而發動進攻的時間則在11點半到12點之間,但並不固定,而是以登陸部隊實際到達高嶺鎮指揮部附近的時間為準。而進攻俄軍前沿陣地的時間就更不能確定了,隻能初步定在明天淩晨2點左右,好在是人民軍有先進的聯絡方式,因此也可以隨時互相通知。

當然另一個麻煩是通知清軍的時間,畢竟最終的時間是難以確定的,萬一拖到淩晨3點、4點也不是不可能的,過不過穿越者從來都沒有對清軍抱以任何希望,隻不過是需要清軍配合,給他們一個立功的機會而己,因此就算淸軍最終不出戰,也沒什麼關係,大不了到時候分給他們一點功勞。

諸項細節確定下來之後,就是等到天晚,昆明艦、嶽陽艦、長白山艦停泊在距海岸約20公裏的地方下錯,而其他軍艦在附近的外海巡視,並且借這個機會抓緊訓練,他們這一次隨艦隊出來,進行訓練也是一個重要的目地。

當然每隔兩個小時,昆明艦、嶽陽艦都會輪流放飛無人機,偵察俄軍的動向,不過一直到夜間8.30分,一切都基本正常,並沒有出現任何的意外事件。因此尚晉峰也下令,昆明艦放飛無人機,然後和嶽陽艦、長白山艦起錨出航,向岸邊駛去,到距離岸邊約10公裏的地方,三艘軍艦在海麵上停泊,這時無人機傳回偵察結果,俄軍陣地一切如常,於是尚晉峰下令開始登陸。

首先是在長白山艦的後甲板上,一架直8F型直升機被拖出機庫,2個中隊的特種部隊依次登上直升機,不一會兒,直升機離開長白山艦的甲板升空,向岸邊飛去。僅僅隻過了約5、6分鍾的時間,特種部隊在登陸地點空降,並且立刻分派各小隊,占據登陸地點的了各個要點,隻在岸邊留下一個小隊,引導登陸,並向艦隊發回來“一切正常,可以登陸”的信號。

收到了信號之後,長白山艦的艦長路凱立刻下令,登陸艇出艙進行登陸。這時在長白山艦的塢艙內,一團一營的全部士兵己在營長羅嶽的指揮下,全部都登上了兩艘726型“野馬”氣墊登陸艇,並且按班排連的編製排列就位。

而得到了艦長的命令之後,艦尾的艙門緩緩打開,海水湧入艙內,兩艘登陸艦啟動,緩緩的駛出了塢艙,然後開動燃氣輪機,艇體下麵頓時充滿了氣流,在海麵上懸空浮停,並且激起了高達十數米的水霧,既使是在夜晚,也可以看得十分清楚,然後兩艘氣墊艇一前一後,以45節的高速,如同風馳電掣一般向海岸邊駛去,強勁的海風夾雜著海水的霧粉,吹得不少戰士連眼睛都睜不開。

這時在海岸上有3名特種部隊的戰士站成一排,相距約100米,手執兩根瑩光棒揮舞,為氣墊艇提供指引。雖然穿越者有遠超過這個時代的先進武器與設備,但有時還是要用到這樣原始的方式。其實這也並不奇怪,既使是在舊時空裏,在航空母艦上進行起飛降落,仍然需要依靠人力的手勢指揮,因此在夜間揮舞瑩光棒指揮,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時間不長,還沒等艇上的士兵過足癮,兩艘氣墊艇就登上了海岸,羅嶽立刻首先下艇,然後指揮士兵下艇,由於士兵在艇上是按編製排列的,然後依次下艇,整個過程都十分井然有序,而且下艇之後也無需進行重新整編,也充份顯示出在北京進行了專門訓練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