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清廷招撫(七)(1 / 3)

“班長,護送朝廷的欽差大臣去北京,咱們這是要受招安嗎?”

“受個屁的招安,什麼欽差大臣,咱們才不鳥他們,朝廷算個球,見了洋人就像老鼠見了貓似,欺負老百姓到是一個比一個強,就是這徳性還想招安咱們。”

“那要是不招安,咱們迎接欽差去北京做什麼?”

“不記得在政治課上指導員講過嗎?當前我們的主要矛盾是咱們全體中國人和外國侵略者之間的矛盾,這叫敵我矛盾,因此我們應該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中國人,一致對付外國侵略者,朝廷也是我們可以團結的對像,要不然我們才不理他們呢!”

就在士兵們的議論中,李壯勇插言道:“朝廷的人沒一個是好東西,和洋鬼子是一路貨色,指望團結他們對付洋人,早晚要在我們背後捅刀子,要照我說,什麼欽差大臣,就應該把他們都殺光才好。”

一個士兵道:“李壯勇,你怎麼滿腦孑都是打打殺殺的,不記得指導員給我們講的政治課嗎?什麼是主要矛盾,什麼是次要矛盾,我們和外國侵略者是敵我矛盾,而我們和朝廷屬於階級矛盾,在當前當然是敵我矛盾才是主要矛盾,我覺得指導員講得很有道理。”

李壯勇瞪了他一眼,道:“你懂什麼?朝廷的人沒一個是好鳥!當麵叫哥哥,背後捅刀子,當初我們鬧團的時候,還主張扶清滅洋呢?那時候朝廷對我們多客氣,口口稱稱都說我們是義民,結果呢?朝廷一翻臉,就把我們指為叛逆,我們可有不少弟兄是死在朝廷手裏。”

另一個士兵道:“李壯勇,你就拉倒吧,還提義和團做什麼?朝廷是不地道,可你們義和團也沒幹過什麼好事啊,說是扶清滅洋,扶起過誰呀,又滅了幾個洋人,到是欺負自己人有一手,這和朝廷有什麼兩樣?”

李壯勇也不禁大怒,道:“你說什麼?”

那士兵也不甘示弱,道:“怎麼?我說的有錯嗎?指導員是怎麼教我們的?義和團代表的是落後生產力,盡管有愛國的熱情,但用的方法卻是落後而愚味,盲目排外......”

這時班長薑海東也發現苗頭不對,趕忙道:“好了,好了,大家都少說兩句,服從命令就行了,讓我們幹什麼就幹什麼,問那麼多幹嘛。都趕緊去準備去吧,明天就要出發了!”

聽了薑海東的話,眾人才都停止了爭執,各自散去準備自己的東西。而薑海東又叫住李壯勇道:“李大哥,我知道你對以前義和團的事情一直都念念不忘,但首長們都不大喜歡義和團,因此義和團的事情還是少提為好,我聽人說,這一次戰鬥之後,咱們營立下了不小的功勞,羅營長打算再讓你當班長,在這個節骨眼上,你可別再犯錯誤了。”

李壯勇怔了一怔,終於點了點頭,道:“薑兄弟,你放心吧,我不會給你找麻煩的。”

薑海東聽了,也稍稍安心,道:“好了,這我就放心了,趕緊收拾東西吧,明天我們就出發了。”

薑海東離開以後,黃華平湊過來道:“李大哥,你又要當班長了?”

李壯勇臉上的神色變了幾變,最終還是搖了搖頭,道:“不,我不會再當班長的。”

黃華平呆了一呆,道:“什麼?不當班長?這是為什麼?”

李壯勇道:“我本來是義和團,加入人民軍隻是為了打洋鬼子報仇,但是人民軍雖然也和洋鬼子打仗,但並不是要殺光所有的洋鬼子,不僅不殺抓住的洋鬼孑,而且還要和洋鬼子談判,因此留在人民軍裏, 我是報不了仇的。”

黃華平道:“指導員不是說過,那些都是俘虜,咱們在戰場上可以隨便殺洋鬼子,但是決不能無故傷害俘虜,而且李大哥你在戰場上不是殺了不少洋鬼子嗎?而我們和洋鬼子談判,是為了爭取和平發展的時間,積蓄我們的力量,最終的目標還是把所有侵略者都趕出中國去。”

李壯勇道:“洋鬼子沒有一個好東西,全都該死,隻有殺光了所有的洋鬼孑,才能算是報了仇,我對你說過的那些洋鬼孑在中國幹過的壞事,你都忘了嗎?”

黃華平趕忙搖了搖頭,道:“沒...... 沒有忘啊。”

原來自從在山海關戰場上,李壯勇救了黃華平以後,黃華平就一直對李壯勇十分感激,完全把他當作救命恩人,而李壯勇也有心拉隴黃華平,因此平時也給黃華平講一些自己以前幹義和團的故事,當然不會說什麼“神功無敵”之類,而是打教堂、殺洋教士等等,當然也說了洋人的許多惡行,其中有些惡行到是真心,如教堂包庇犯罪的教民,欺壓中國百姓,但大多數都是胡編亂造,比如:從某個教堂裏搜查出無數具人的心、肝、肺;在某個洋人的住宅中搜查出剝下的人皮、眼珠,從孕婦肚子裏剖出來的嬰兒;在洋人的醫院裏,發現被洋人吃光的人體骨骼等等,讓黃華平聽得毛骨悚然。不過由於他對李壯勇的感激,因此深信不疑。

李壯勇道:“總之我是不想在人民軍裏再呆下去了,既然人民軍不願殺洋人,那麼我就自己來殺,所以我打算離開人民軍,再拉一幫過去義和團的老弟兄,我們自己來幹,專門殺洋人。”頓了一頓,道:“如果我離開人民軍,你跟不跟我一起走?”

黃華平怔了半響,才道:“李大哥,我的命是你救的,所以你說啥就是啥,我聽你的。”

李壯勇點了點頭,拍了拍黃華平的肩膀,道:“好弟兄,我果然沒有看錯你。”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就離開了涿州,向北京進發。

而看到被人民軍押解,長長的一串美軍俘虜時,兩位欽差大臣,還有同行的清軍都感覺到了巨大的震憾。雖然在西安也聽說過海外華人的戰績,但那些畢竟都是聽說,並沒有實質性的了解,總覺得是有些誇大其辭,但看著這近千的洋人一個個低頭耷腦,垂頭喪氣的在人民軍戰士刺刀的押迫下行進,既然沒有見過人民軍的戰鬥,但這個時候也不由得對人民軍生出了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