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土改委員會以門埠村為據點,但每一個土改小組都會在當地找一個房屋作為臨時的辦公地點,畢竟土改是一項十分複雜的工作,有不少事情需在現場處理,還有大量的資料需要有地方存放,而且有時還會留下一些人員、士兵在當地居住過夜,因此沒有一個辦公地點是不行的。
在晚飯以後,王勝、高珺、劉慶林一起招集回到門埠村的6個土改小組的組長、副組長開會,正式向他們公布了地主聯盟的事情。
雖然這個消息有些意外,但各組長到並不太在意,區區幾個村子,最多再加幾股土匪就想對抗整個穿越集團,這不是做夢嗎?而且發生這一次事件,從積極方麵來說,這也說明穿越集團施行的土地改革工作己經形成了相當的積極影響,而周邊地區也己經開始感受到了這種影響力,證明執行土改的路線是完全正確的,是讓穿越集團贏得廣大農民支持的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於是在當場就有人叫囂要出兵去滅了大辛莊、北溝口村的地主,馬上就地施行土改,由其是田樂達,主張必需對這些地主進行堅決的打擊,要將這些人都抓起來,召開公審大會,讓他們接受人民的審判。
當然也有人主張還是按步就班來,畢竟現在大辛莊、北溝口村都不是現在土改的目標,因此還是循序漸進得好,目前的土改勢頭進行的不錯,沒有必要打亂了自己的節奏。
最終在會議上達成了幾條意見,首先是馬上派人到大辛莊、北溝口村去偵察情況,了解地主聯盟的詳細運作情況、實力,然後再決定應對的策略;而在了解地主聯盟做詳細情況之前,不宜輕舉妄動,並且在門埠村進行布防,確保門埠村萬無一失;而對各土改小組也提出了要求,每天所有土改小組的人員必須回到門埠村來休息,而土改相關的資料,能夠帶回來的盡量帶回來,如果帶不回來,則在當地選擇可靠的人保管。同時這個消息暫時不對門埠村的村民公布,以免引發村民的恐慌情緒。
同時劉慶林也對門埠村的防禦進行布防,並加強了土改小組的保衛工作。門埠村實際是由4個小村組成,分別以上村、下村、前村、左村為名,大體呈一個“十” 字形分布,隻是劉家的莊宅位於上村要略突出一些,這裏也是四個村最大的一個,有人口200餘戶。現在人民軍在門埠村裏共駐守了一個營的兵力,但不含營屬火力加強連,人數約有550人。另外還有兩輛配86式車載機槍的猛士車和一架直升機。平時都由一個排保衛各個土改小組去其他村工作,隻留下一排,還有營部、各連連部,大約有100餘人固定駐守在村裏。
雖然土改指揮部設在上村,但這並不表示門埠村的布防就要放棄其他三個小村,因為這樣一來有違土改小組進駐門埠村時宣稱的,要保衛全部村民的決定,而且也有損穿越集團的威信力,在政治上是相當的失分的;二來其他三個小村離上村並不遠,在三個小村裏布置一定的兵力,從軍事上來說,也可以和上村的布防形成一個互相呼應,互為犄勢的作用。
於是劉慶林做出決定,將三個連的連部布置在下村、前村、左村,並各駐守兩個排,而等火力加強連進駐以後,將一個排分駐其他三個村,總計兵力在130人左右,而且這樣確保每個小村至少有一挺機槍,火力是完全足夠的。
營部和另外三個排,還有火力加強連剩餘兩個排駐守上村,其中火力加強連剩餘兩個排,主要負責上村的防禦,其他三個排則是做為機動兵力使用,而猛士車、直升機則是做為關鍵武器使用。另外在周邊3公裏以外的主要道路均設哨點,日夜派人守衛放哨,以提前預警。
這樣四個村子都有軍隊駐守,也都一定的防禦能力,但又分出主次,以上村為重點防守,並且保留了相當的機動兵力。而考慮到敵軍主要是由土匪強盜和莊丁鄉勇組成,人數可能會遠多於人民軍,但軍事素質肯定不高,因此也不足為懼。
白天人民軍分散成以排為單位,保護各土改小組去各村工作,但警戒區擴大到村外2公裏左右,一但發現敵軍,人民軍就地組織陣地抵抗,給土改小組撤回門埠村爭取時間。而回到門埠村以後,則按照守衛的布置,在各村駐紮。土改小組中的穿越者均配手槍,其餘成員不配槍,但也可以適當配備大刀長槍一類的冷兵器,以確保在遇到突發的危險事件時,都能有一定的自衛能力。
這個方案確定下來之後,立刻發回到青島,請青島指揮部指示。而就在第二天上午,青島指揮部就做出了回複, 同意門埠村土改指揮部的應對方案,同時也要求土改指揮部要加強戒備,盡力確保成員以及民眾的安全,並盡快弄清楚地主聯盟的情況,極時向青島指揮部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