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上海新區(一)(1 / 2)

由於這一趟出行的人數眾多,超過了100人,因此天津航運船隊拔出一艘排水量3500噸的運輸船改造成的客船送他們去青島。而眾人在當天下午上船,並且船上休息了一夜,在第二天清晨到達了青島港口。因為楊育新在青島也還有一些事情,因此全部人員都在青島下船,停留兩天時間。

在這兩天的時間裏,楊育新先和林木一起,向汪軍彙報了【土地改革專題片】的進展情況,而看過了劇本、文字稿、分鏡頭等己完成的部份之後,汪軍也十分滿意,而林木也談了一下自己的想法,為了加強專題片的效果,不僅要到村莊中去拍攝鏡頭,還要著重突出地主是如何欺壓剝削農民,隻有這樣才能增加專題片的說服力,但這類鏡頭就隻能通過真人出演要完成,而且還需要足夠的相關素材,如房屋、衣服、道具,以及群眾演員等等。而汪軍自然十分讚同林木的建議,當即和農業部聯係,希望農業部能夠提供幫助。

當然這些事情楊育新就不參與了,他隻是向汪軍做了工作交接,然後到行政院去彙報這段時間上海新區工作組的準備工作和到達上海之後的工作計劃。現在上海新區還在建設當中,楊育新決定除了少數播放電影的專業技術人員之外,其他所有人員都在施工現場與施工人員同吃同住,並且協助施工人員工作,一來是培養眾人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二來也是考查各人的工作態度。而電影院的管理工作,則由眾人輪流負責。不過俱體的工作隻能等到了上海以後,再和基礎建設施工的管理人員進行協商。

聽完了楊育新的報告之後,行政院基本滿意,由其是對楊育新決定所有人員都在施工現場居住,十分讚同,因為雖然這次楊育新帶到上海去的人員很多,但大部份都是打醬油的人,大事幹不了,小事不願幹,這也是行政院同意楊育新的人員名單的主要原因,反正這些人留在天津、青島也沒有用,還要白養活他們,因此還不如都送到上海去,也許在那邊還能煆練出幾個人來。

隻是這些人的工作態度如何,誰心裏都沒有底,畢竟上海新區也是華東集團一個重要的地區,萬一影響了上海新區的工作可就不好了,而在基礎建設期間,對全體人員進行一次考查,到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就在一個星期之間,華東政府己經派遣了一支人數為60人的施工隊伍去了上海,開始進行前期的施工,這一次將再派遣一支人數達100餘人的施工隊伍以及一批施工工具,包括有兩台小型挖崛機和三台叉車,一台拆裝式的小型吊車去上海,正好可以和上海新區工作組一起出發。另外還有兩個小組也一起隨行,這兩個小組是電影院設備的安裝、調試、操作人員,共計13人;和航運談判小組,人數7人,以及100餘本土人員。因此雖然專題片工作組留在青島, 但去上海的人數要遠比來時多了許多,而且還有一些機器設備。於是青島方麵又加派了一艘運輸船,並且派遣兩艘軍艦護送。

而楊育新也趁著在青島停留的時間,和蔣怡登記結婚,然後再乘船出發。

船隊在第二天中午的時候到達上海,並駛入長江口,一直駛進黃浦江,直抵達上海新區的岸邊。這時上海新區還沒有開發,幾乎就是一片荒地,隻是零散分布著一些人家,往往十幾戶人家就組成了一個小村落,開墾種殖著幾畝薄田,治岸都沒有一個像樣的碼頭。好在前期到達的施工人員己在岸邊搭建了一座簡易的棧橋,可以運禦一般的貨物,這時施工的項目負責人劉浩在岸邊迎接他們一行。

劉浩原來是津沽公路的項目負責人,也是華東政府基建工程的骨幹力量,因此才派他來負責上海新區的工程項目,以後也算是上海新區的工作人員,畢竟上海新區的基層項目還有很多,需要這樣一個有經驗的人來管理。

楊育新走上棧橋,劉浩迎了上來,兩人握了握手,劉浩道:“楊區長,歡迎你們來指導我們的工作啊。”

楊育新道:“劉總太客氣,我們對施工建設是外行,那敢瞎指導,工程上的一切事情還是由你們說了算,我們配合你們的工作,因此你們還要多辛苦一些啊。”

劉浩笑道:“楊區長,你這是說的那裏話,我們做工程的早就習慣了,到是工地上的條件很艱苦,你們才是要辛苦一些啊。”

楊育新擺了擺手,道:“那裏,那裏,我們來上海也不是為了享受的,因此一切的條件都和你們一樣,不要搞什麼特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