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軍道:“這一點我也考慮過,其實我們在初參戰的時候,到是用不著25個師,一來是我們的投送能力有限,25個師的投送,至少需要3-4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二來也是前期戰場的寬度有限,陸軍一開始進行的肯定是登陸作戰,投入3-4個師的兵力就夠了,再用多了兵力,反到展不開,加上後期進入戰場的後續部隊,在戰鬥開始的前三個月裏,投入5-6個師就夠了,加上守衛山東天津大約需要3個師,還要有出3個師的預備兵力,因此我們隻要保持有12個師的常備兵力就夠了,完全可以應付開戰的前3-6個月的時間內的戰鬥。而其餘的部隊則可以分散到各地,按民兵的方式組建,並且進行一定的軍事訓練,這樣也不會引起其他國家時注意。等戰事開始前後進行集結,再配備少量的軍官就可以馬上成軍。在6個月內,首先編製5-6個師,投入到東北的戰場中去,基本可以保證戰場的兵力需要;在後6個月內,再編製5-6個師,視當時的實際情況而投入戰場;等戰爭結束之後,還可以退役回家。”
夏博海點了點頭,道:“這個思路確實不錯,可以把民軍列為預備役,這樣寓兵於民,平時隻保留一支有限規模的精銳軍隊,隻要能夠確保華東政府的安全,以及中等規模的對外戰鬥就可以,同時還能確保經濟建設的勞動力,而且民軍還可以在平時維持地方的秩序,就按這個思路做一個詳細計劃。不過不能隻注重作戰部隊,還有後勤輔助部隊和隨軍的勞役,25個師需要動用多少後勤輔助部隊,多少隨軍的勞役,這些人員怎樣征集安排,都需要進行詳細的計算和計劃才行。”
肖建軍點了點頭,在筆記本上認真的記錄下夏博海的意見,然後接著道:“還有就是武器方麵,除了五艘軍艦之外,我們穿越帶來的武器,如兩梄坦克、猛士車、直升機等等都要做好保養,因為這些武器在戰鬥的關建時刻,將會發揮重大的作用,而且一般的常規武器,如各種槍械、火炮、迫擊炮、擲彈簡、手榴彈等都要實現自產化,這樣才能確保在戰爭時刻武器彈藥能夠自己自足。另外如果在日俄戰爭之前,能夠製造出一些新式的武器,如輕機槍,還有陸軍提出的裝甲計劃,也能夠給我們增加勝算。”
夏博海點了點頭,道:“這些事情需要和兵工廠,科研所協商,改天找個時間,把專業人員都招集起來討論吧。”
肖建軍道:“還有最後一點,就是我們製定的計劃,需不需要在元老議院裏討論表決?”
夏博海怔了一怔,一時沒有答上話。
秦錚道:“如果是擔心表決的問題,這到是不用擔心,我會想辦法讓這個計劃通過的。”
肖建軍搖了搖頭,道:“我並不擔心計劃會不會通過的問題,而是這是我們目前最大的軍事機密,如果放在議院裏去討論,誰敢保證不會泄漏?畢竟議院的人太多了,加上工作人員,大概有14、50人,誰能確保每個人都不會在有意無意中泄漏出去。”
眾人沉默了好一會兒,夏博海才道:“那就不放在議院去討論,隻要明天在行政院會議上通過就正式確定下來。”
王雲鵬遲疑了一下,才道:“這樣重大的事情,不通過議院的討論表決,隻是在行政院會議上通過就行了,是不是有些不妥當啊,成立華東政府的時候,我們製定的行政製度就是在內部要施行民主決策,關係到華東政府發展的重大決策,必須由元老議院裏表決通過才行。”
秦錚道:“我也認為不用在元老議院裏表決,先把泄密的事情放到一邊,嚴格來說這隻是一個備戰的計劃,不能算是重大決策,而且還是軍事機密,因此這並不算違反製度,隻有到了我們要正式參戰的時候,才需要在元老議院裏表決通過,而且根據我們的製度,政府主席有權力以行政命令下令軍隊作戰,然後再取得元老議院的通過。民主決策是對的,但不能搞成了極端民主化。”
徐濟超道:“但備戰的資金怎麼辦?財政拔款也需要在元老議院裏表決通過才行。”
秦錚笑道:“這個好辦?各項備戰的事項都可以用專項經費的方式在元老議院裏表決通過,如造艦有造艦的專項資金;軍隊的組建編製有專項軍費,武器的研發有專門的研發費用,所以各項經費的批準不是問題,關建是我們要有足夠的資金。”
夏博海道:“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了,這裏就不討論,不過我認為還有幾點需要注意,首先是我們隻討論了參加戰鬥的時間,但沒有討論結束戰爭的時間,也就是說,我們參戰的目標是什麼,按照我們以前的初步方案,目標有三個,一是收回東北三省;二是削弱日俄兩國的實力;三是迫使兩國賠款。但這三個目標都定得太粗,從第一點來說,東北三省的俱體範圍,是按我們那個時代的東北三省,還是現在的東北三省,如果有機會占領更多的地方,如伯力、廟街、海叁崴、庫葉島等,是否突破這個範圍;而削弱日俄兩國的實力到一個什麼程度,如果我們隻是收回東北三省,那麼俄國在遠東地區仍然還占有大量的地盤和據點,日本也是一樣,是否需要進攻日本的本土?還有要求兩國賠款,但日俄兩國可不是清廷那麼軟弱,一打就慫,要讓他們賠款可不那麼容易,在舊時空裏,雖然俄國輸掉了這場戰爭,但卻並沒有向日本賠款,而日本人的頑強,也可以說是頑固,那就更不用說了,因此如果他們堅持不願賠償怎麼辦?我們是就此作罷,還是把戰爭繼續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