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膠濟鐵路的青島段工程己修建到高密至安丘段,而濟南段的工程也己開始施工了。
華東政府專門安排了一輛汽車,送詹天佑去施工現場,而這次陪同詹天佑參觀的,則是四方工廠的廠長姚善學,他原來是工程人員的項目副總,原來是在建設部工作,穿越者占領青島以後,就出任四方工廠的廠長。由於四方工廠現在也算是華東政府的國家級大企業,因此現在姚善學的行政級別實際相當於副部級。
穿越者是公路、鐵路一起修建,公路基本是按照膠濟鐵路的走向修建,作為鐵路運需的補充,今後會連通鐵路沿線的各支線鄉鎮,另外也是方便修建鐵路時的物資運輸。而且穿越者現在己有足夠的修建公路經驗,又有大量的俘虜,對公路的標準定得也不高,隻是普通的碎石硬化道路,隻滲用了少量的混凝土,成本也並不高,又有一定數量的現代施工機械,因此公路的修建速度很快,這時己修完了高密至安丘段的工程修建,正在進行安丘至淮坊站的地質勘測工作。
詹天佑雖然隻是鐵路工程師,但也知道一個國家的交通體係是不能隻靠鐵路的,公路可以做為鐵路有效的補充,進一步完善交通體係。
其實中國古代的交通體係做得並不算差,曆朝在建國之後,都會興建聯接大城市的官道,不過每到王朝的未期,官道大多都會因年久失修而變得破敗不堪。詹天佑歸國20年,也見到過不少破損殘壞的官道,而現在清廷的財政捉襟見肘,能夠修幾條地路就己是難得了,那裏還有精力去修膳官道,因此詹天佑也不想多事,卻沒有想到海外華人才在山東呆了幾天,不僅繼續修建膠濟鐵路,連公路也在一並的修建了。也讓詹天佑再次認識到,海外華人無論是執行能力,還是工作效率,確實是要遠遠的超過清廷。
驅車行駛了約2個小時,到了高密至安丘段的一處施工現場,這裏有數百人正在施工,而詹天佑頗為意外的發現,竟然有大量的外國人在幹活,而且幹的都還是重體力活。姚善學告訴詹天佑,這些外國人都是在戰場上俘虜的俄國士兵,現在他們主要分布在鐵路的各個施工段上幹活。
原來俄國拒絕第二批從中國東北撤軍,華東政府也正式拒絕第二批俄國贖回俘虜。對俄國來說,並無太大的顧慮,因為貴族軍官都在第一批贖俘中贖回,現在剩下的1萬5千餘人不過都是“灰色牲口”, 才不會在乎他們儷死活,海外華人不願放反到是更好,還省了一筆贖俘費。
但這個消息卻對俄國俘虜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以前雖然是被俘虜了,但絕大多數俄兵心裏都不慌,因為都知道仗打完以後,雙方政府就會談俘虜的解決問題,國家肯定會把他們弄回去。而穿越者和俄國達成贖俘協議,並且完成第一批贖俘,也都印證了這個想法。因此俘虜們也都表現得比較老實,幹活也很賣力氣,畢竟誰都想平平安安的回國。
而得知撤軍贖俘協議己被雙方拒絕之後,歸國變得遙遙無期,許多俘虜也都覺得失去了堅持的目標,有些性格暴燥的俘虜甚致幹脆破罐子破摔,鬧起事來。結果連續發生了三起小規模的騷亂,好在是穿越者對此早有準備,及時將騷亂平壓下去,並將帶頭肇事的俄兵當眾處決,以警效尤。
不過這也給華東政府敲響了警鍾,畢竟一味的打壓是解決不了問題,有的俘虜雖然不鬧事,但卻消及待工,這也不是辦法,因此華東政府又及時推出了以前曾用過的,俘虜工分製度,既俘虜們每天的工作都將換取相應的工分,如果不能完成工作,或有違反規則的行為,也將會扣出相關的工分,另外也可以用工分兌換額外的食物、煙酒、衣服等物資,改善自己的生活,等工分積賺到一個數字時,就可以獲得釋放,而且華東政府還保證免費送其歸國。
而為了對俘虜們前一段時間的工作進行補償,根據每個人的表現,給予不等的工分,按照計算,最快的人可以在5年之內賺滿所需要的工分獲得釋放,而一般的人,也隻需要7、8年的時間,這樣算來,也就當是坐了幾年牢,總還有個盼頭。另外華東政府還向俘虜們傳達,雖然現在雙方政府鬧翻了,但以後仍然存在是再度重新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因此如果以後雙方政府又談好了,他們還存在著提前歸國的可能性。就這樣恩威兼施,連哄帶忽悠,總算是把俘虜們的情緒都穩定下來,確保施工可以繼續進行。
詹天佑當然不知道這其中還那麼多的故事,不過看著這麼多俄國人在幹苦工,心裏也頗覺得解氣,畢竟這麼多年以來,中國都是受欺負,受汙辱的一方,現在總算是出了這一口氣,開始欺負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