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民軍海軍的艦員數量依然存在著極大的缺口,上艦的士兵連4000都沒有,而且沒有一艘軍艦是滿編的。相對來小型軍艦的人員要齊全一些,可以達到七八成,而大型軍艦,由其是4艘超過萬噸的軍艦,艦上的士兵連正常編製的一半都達不到。
當然一艘軍艦的每個崗位上至少要有兩個以上的人次,這樣才能確保在執行任務時的輪替和在戰爭中的人員補充,因此一般情況下,一艘軍艦達到編製的4成左右時,就可以開動了,但卻不能執行遠洋任務和作戰任務,連在海上過夜都很難。
盡管海軍將大部份讀書識字的新兵都搶去了,但在海軍中,識字的比例也還不足三成,而且識字僅僅隻是當艦員的最基本條件,還要進行相應的培訓,如航海兵要學習識海圖、辯方向、使用六分儀、掌舵等知識;機房兵則要學習蒸汽機、鍋爐等工作原理、日常維護、維修等知識;槍炮兵則要懂得彈道、瞄準等知識,因此一個新兵要上艦,至少要經過6-12個月的學習培訓才行,有的甚致更長,否則就是上了艦也沒有用,這也就是現在艦上士兵缺口大的最主要原因。
另外大型軍艦對來說技術更為複雜,操作難度也大,而且最好是能在小型軍艦上服役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時間,熟悉航海和軍艦上的習慣,再後再轉到大船上去服役,因此嚴格來說,現在人民軍的幾艘大型軍艦上的士兵真正合格的連一成都沒有,目前僅僅隻是為了暫時保證軍艦操作的最基本的需要,但絕大多數的艦員其實都是臨時的,等中小軍艦上的士兵頂替上來之後,都要再派回去到小型軍艦上再曆練。
不過盡管如此,但海軍仍然沒有放鬆訓練,大型軍艦出不了遠海,甚致不能出海過夜,那就天天出海,能練什麼就連什匕,在傍晚回來以後,隻要是天氣的狀況良好就不進港,而是在港外附近的海麵上下錨駐泊過夜,至少也要感受一下在海上過夜的感受。而編製達到了6成的軍艦全部都出海訓東,並且在訓練中順帶還要完成沿岸執行巡邏任務。叧一方麵也在加強對後備艦上人員的培訓教育,力爭讓他們早日上艦,以彌補目前艦上人員不走的冏況。但在短時間內,還是難以得到明顯的改善。
預計到明年中期左右,這4艘新建造的軍艦都要陸續進入人民軍服役,至少在德國建造的兩艘軍艦是肯定可以服役的,這就需要至少1000名以上的艦員,如果要保證4艘新建造的軍艦都能進行正常訓練,則需要約1600名新艦員。雖然到了那個時候,也會有一批新兵通過培訓上艦,但也不僅不能補上現在的缺口,還會使缺員進一步嚴重,麵臨著有艦無能的尬尷局麵。
而且現在有大量工業項目上馬,華東政府的財政狀況也並不樂觀,而海軍的造艦計劃是一筆極為龐大的開支,如果這種局麵得不到有效的改善,那麼這4艘軍艦建造結束之後,後續的造艦計劃很有可能會推遲進行,畢竟連人都湊不齊,慌著造軍艦做什麼,不如先等等,把資金用到更需要的地方,但這樣一來,海軍的發展固然是要暫時停滯下來,更為重要的是華東政府剛剛啟動的造艦技術發展,也會受到嚴重的打擊。因此現在必須要想個辦法來應對目前的局麵。
另外還有一個不算太嚴重,但也要馬上就要決定的事項,就是這4艘軍艦的命名,現在人民軍海軍的軍艦都是俘虜的敵艦,現在的命名規則也是針對俘虜的軍艦製定,分洋海江河四級,但自己新建造的軍艦顯然是不能再按這套命名規則來命名了,必須要另外製定一套新的命名規則。
於是海軍部也緊急招開會議,所有主要的軍官都出席參加,協商解決這兩個問題。
尚晉峰將目前海軍遭遇的困難講說了一遍之後,其他軍官也都覺得十分為難,相對來說軍艦的命名到還好辦,怎麼樣也能弄一套出來,但艦上的人員配備怎麼辦?老實說現在各分艦隊的司令部也為這個問題頭疼,由其是戰列艦分隊的司令員王海龍,因為他指揮的4艘軍艦是目前人民軍海軍中最大的4艘,都超過了萬噸,當然也是人員缺口最大,連一半都達不到,這樣連基本的訓練都很難得到保障,王海龍可是抱著萬丈的雄心上任的,卻沒有想到接手的竟是這樣一個亂攤子,因此王海龍也是每天急得團團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