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新艦下水(五)(1 / 2)

袁世凱和李經方回到北京之後,首先將和秦錚會談的結果向軍機處進行了彙報。其實結果早己經用電報發回到北京。幾位軍機大臣看了以後,也都十分高興,因為按照海外華人的提議,清廷在這一場戰鬥中承擔的風險極底,而大部份的風險都被海外華人擔了,那麼朝廷的日子也就好過些,而朝廷的日子好過了,各位軍機大臣的日子當然也就好過了。

不過在高興之餘,眾人又都不敢太相信,海外華人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好說話了,主動幫朝廷解套,自己去扛風險?這裏麵還有沒有什麼別的事情,因此軍機處也就沒有急於向慈禧、光緒彙報,而是等袁世凱、李經方從青島回來,問個詳細情況再說。

當然袁世凱、李經方彙報的情況和電報裏說的差不多,隻是詳細了一些,因此等他們說完之後,慶親王道:“你們說這海外華人圖個什麼呢?”

還是李鴻章一語道破了海外華人的目標,道:“還能圖什麼,不就是瞄著東三省呢?”

眾人聽了,這才恍然大悟,如果海外華人真的擊敗了日俄兩國,那麼東三省還不真就是他們的了嗎?他們是肯定不會把東三省再交還給朝廷,最多就是和山東一樣,在表麵上受朝廷的節製,甚致找幾個人出來任職,但在東三省卻是另搞一套。

其他人還沒怎麼樣,鐵良頓時就急了,道:“東北乃是我大清的龍興之地啊,豈能讓海外華人侵占,各位中堂,我們說什麼也不能讓海外華人再把東北變成第二個山東啊。”

他的話剛說完,發現李鴻章、王文韶、張之洞、趙舒翹都用奇怪的目光看著自己,眼光中帶出情緒有五分不屑,三分嘲弄,還有二分則是惱怒,由其是王文韶,還微微歎了一口氣。

鐵良心裏也不禁有些惱火,雖然現在軍機處裏的大臣滿漢各占4席,但由於榮祿在家裏養病,使滿軍機失去了主心骨,盡管4位漢軍機並不是鐵板一塊,但都是老司機,在很多事情上根本就不用商量,幾句話幾個眼神就能夠達成利益交換的默契;而剩餘的滿軍機中,領班慶親王根本就是個應聲蟲,隻會利用軍機領班的身份撈錢,而對所有的軍國大事都隨聲附和,從來沒有自己的準主意,而榮慶、鐵良都是新晉,無論是資曆、見識、經驗都不及4位漢軍機,因此經常被4位漢軍機耍得團團轉。

現在鐵良也不知自己是那句話說錯了,惹得他們這樣看自己。因此又忍不住道:“各位中堂,你們這樣看我做什麼,難到我說得不對嗎?”

王文韶道:“鐵中堂,現在東北還是被俄國人占著吧?海外華人還沒有占據東北吧?”

鐵良點了點頭,道:“是啊!”

王文韶道:“那不就著了嗎?我們現在能夠趕走俄國人,重新奪回東三省嗎?”

鐵良怔了一怔,終於搖了搖頭,沮喪道:“不能。”

王文韶笑道:“現在東北又不在海外華人手裏,而我們又沒有能力趕走俄國人,還擔心什麼海外華人占據東北呢?與其操這個心,不如想想我們怎麼才能趕走俄國人,奪回東北,那不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嗎?”

其實李鴻章、王文韶、張之洞、趙舒翹都清楚,現在是俄國、日本、海外華人三方爭奪東北地區,而清廷根本就沒有上牌桌的資格,說得難聽一點,就是拖一天算一天,隻是都不說出來裝不知道罷了。隻有鐵良傻呼呼的把這層窗戶紙給捅破了。

這時袁世凱道:“各位中堂,現在我大清外有列強環視,內有強藩於榻邊,危急存亡,而唯今之計,朝廷隻有成立練兵處,讓各省俱照北洋新軍之法,統一訓練軍隊,以加強兵備,隻有將新軍練成,朝廷方才平亂於內而禦敵於外,在下己經寫好折子,準備上奏朝廷,還請各位中堂多多扶襯。”

鐵良“哼”了一聲,並沒有說話,其實關於成立練兵處的事情,袁世凱在朝中己經吹過幾次風了,而鐵良是最堅決反對的大臣,原因也很簡單,一但成立練兵處,肯定是袁世凱出任會辦大臣,豈不是執掌了全國的兵權,朝廷好不容易才解散了湘軍,又瓦解了淮軍,可不能再出一支“袁軍”。

不過慶親王道:“既然是寫好了折子,就先呈給軍機處吧,等軍機處看了以後,再轉呈給太後和皇上。”

一天的政務處理結束以後,李鴻章才回到自己的家裏,吃過了晚飯之後,李鴻章把李經方叫到麵前,道:“你馬上準備50萬兩銀子,馬上彙到上海,交給杏蓀(盛宣懷)。”

李經方怔了一怔,道:“父親,您突然準備這麼多銀子做什麼?”

李鴻章看了他一眼,道:“再發電報到南京給幼樵(張佩綸),讓他拿30萬兩銀子,到青島去辦個工廠,並且最好在青島買一處房產, 至於工廠經營什麼,可以和杏蓀商量,管理的事務都交給杏蓀處理,他就到青島去一趟,和海外華人見個麵,在工廠裏掛個名就行了,也不用住在青島,而以後工廠的股份,幼樵和菊藕(李鴻章之女,名經璹,字菊藕) 各占3成, 你占4成, 剩下的20萬嘛,等海外華人參戰之後,叫他捐給海外華人,資助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