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密爾頓皺了皺眉,道:“總督先生,這恐怕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吧。”

羅斯布魯冷笑了一聲,道:“難道英國會允許海外華人攻占巴達維亞嗎?”

漢密爾頓搖了搖頭,道:“當然不會,海外華人攻占巴達維亞絕對不符合英國的利益,但和海外華人發生直接衝突,也同樣不符合英國的利益,而且在這兩個選擇當中,我們應該還有更好,更正確的選擇。隻不過這樣一來,最終的結果雖然可以確保英國的利益,但對巴達維亞政府,還有總督先生來說,恐怕並不是什麼好事。希望您不要把我們逼到那一步”

話說到了這一步,漢密爾頓的意圖己經十分明顯了,想要英國替荷蘭殖民政府出頭去和人民軍對抗,是決不可能的事情,因羅斯布魯還有什麼可說的,又過了好久,才終於點了點頭,道:“好吧,我同意和海外華人談判。”

漢密爾頓點了點頭,心裏也鬆了一口氣,雖然英國有預案,一但荷蘭殖民政府拒絕談判,就控製巴達維亞,另外成立殖民政府和海外華人談判,但這樣一來英國在外交方麵將失分不少,因為荷蘭畢竟是歐洲國家,在輿論方麵還是可以得到不少的支持,剛剛結束的布爾戰爭,英國對手還隻是荷蘭在當地的殖民後裔,但這就己經讓英國在外交方麵陷入十分被動的境界,因此最好還是由荷蘭殖民政府出麵和海外華人談判,於是漢密爾頓道:“總督先生,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羅斯布魯苦笑了一聲,道:“少將先生,但我還有一個條件。”

漢密爾頓道:“請說。”

羅斯布魯道:“我要求這次談判必須在英國的主持下進行,並且由英國派人參與主持談判的全過程。” 盡管知道英國賣了荷蘭殖民政府,但羅斯布魯十分清楚,在和華東政府的談判中,殖民政府根本沒有一張有用的牌可打,隻能任由華東政府宰割,大放血是肯定的,因此把英國拉進來,多少還會給殖民政府幫一點忙,少損失一點。

漢密爾頓點了點頭,這個要求對英國當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因此道:“當然可以,隻要是海外華人沒有異議。那麼請總督先生盡快正式通知海外華人。”

第二天,收到了荷蘭殖民政府要求談判解決爪哇危機的請求以後,人民軍的高層將領們也都十分高興,畢竟現在華東政府還不可能占領爪哇,因此仗打到這一步就己經差不多了,見好就收,而接下來應該考慮的是,怎樣結束戰爭,並且充份收取戰爭帶來的紅利,那麼談判當然就是最好的選擇,而且這也是在這次行動之前,早就己經確定下來的計劃。

於是這次護僑行動的總指揮尚晉峰立刻回複荷蘭殖民政府,表示人民軍願意立刻停戰,展開談判,並且建議談判在三天以後舉行,地點可以設在巴達維亞;而且對荷蘭殖民政府提出的希望由英國派代表參與這次談判,並且擔任公證人也沒有反對。因為既然荷蘭殖民政府提出這個要求,就表示他們肯定是和英國協商好了,就是反對也沒有多大意義;而且穿越者對英國的態度己經基本了解了,也並不太擔心,反正穿越者對要收獲那些成果已經有一本帳,不管是和誰談判,都必須拿到,大不了就和英國翻臉。

不過人民軍也提出了兩個要求:一是巴達維亞立刻解除封鎖,可以讓居民自由出入;二是在談判期間,爪哇島不許再發生排華事件,否則人民軍將不會尊守停戰的約定。同時為了表示人民軍對談判的誠意,將一部分確認的殖民軍軍官的遺體交移給巴達維亞,其中就有上校馬丁內斯的遺體。

而荷蘭殖民政府收到了人民軍的回複之後,也立刻就答應了下來,因為巴達維亞本來就是以商業為主,以前是由於有戰爭,因此才封鎖全城,不僅是防備敵軍,同時也是防止有人從巴達維亞城裏逃離,造成全城恐慌,而現在既然是停戰談判,當然就不用再封鎖了;而到了這個時候,還敢去遭惹華人的土著部落和找死沒什麼兩樣。

三天時間自然就是各方的準備談判時間,人民軍立刻又和張秩君聯絡,請他到碼頭來和人民軍協商與荷蘭談判的事宜。這時巴達維亞城的封鎖己經解除了,因此張秩君在接到人民軍的通知後,立刻趕到碼頭,和尚晉峰見麵。

兩人見禮以後,張秩君道:“尚將軍,這一次你們可真是為我們爪哇華人出了一口氣啊,現在在巴達維亞城裏,以前那些把眼睛長在腦門頂上的洋人對我們華人可都是畢恭畢敬啊,這幾百年來,也就是現在爪哇華人才是真的揚眉吐氣了。”

尚晉峰笑道:“那裏,那裏,這次也多虧了有張家鼎力相助,先是讓我們在爪哇有了立足之地,後來張先生又冒險留在巴達維亞城裏,給我們傳遞消息,如果沒有張家的幫助,我們也難以做到現在這一步,而且在前幾天恐怕是讓張先生受了不少驚嚇吧,洋人有沒有難為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