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在穿越之後,穿越者中未成年人基本都處於放養的狀態,一直到1902年在希望學校裏開設了專門教導未成年穿越者的建製班,不過學習仍然十分輕鬆,一來是當時華東政府的教育體係還成熟,而教育部的事情太多,還顧不上考慮未成年穿越者的教育問題;二來是教育方式己經引起了一些爭議,使教育部在對未成年人的教育上也不敢大意,再沒有一個完善的方案之前,也不敢輕易的付諸實施。
而在1903年初時,教育部向行政院提交了一份名為【1930年的危機】的報告。指出在穿越之初,穿越者的年齡結構呈明顯的棗核型,20-40歲的穿越者占到總人數的8成以上,而20歲以下的穿越者隻有124人,而10歲以下的穿越者隻有12人。
雖然目前絕大部份穿越者都是年富力強,可以投入大量的精力到工作中,但到了1930年左右,穿越集團將會進入一個巨大的年齡危機。因為那時絕大多數穿越者都在50歲以上,盡管經驗豐富,但畢竟進入到老年時期,穿越者的下一代都還在30歲以下,最多也就是剛剛嶄露頭角,還難以擔當重任,而在30-50歲這個中間層將出現一個巨大的空檔窗口,隻能靠100多人支撐,而且這種狀況至少將維持10年左右的時間,因此將這段時期稱為穿越集團的最大危機,一點都不過,穿越者的統治有被架空,甚致是顛覆的可能。
要讓穿越集團順利的渡過這段危機期,一是需要老一輩的穿越者繼續發揮餘熱,再中層位置上再多堅持幾年;二是在穿越者的下一代中,盡力培養一些年輕才俊,能夠早一些頂上來分擔穿越者的壓力;三是30年後的100餘名中間層,從現在開始就要進行嚴格的教育,並且在日後的工作中努力對他們加以培養,讓他們在這個危機期內,擔負起更多的重任。而第二、三條,都需要加強教育。
果然,這個報告引起了穿越者們的高度重視,雖然有子女的穿越者隻是少數,但這個時候己有超過2000名穿越者結婚,而且己經出生了27名下一代,因此這是關係到每個穿越者切身利益的事件。
沒有子女的穿越者對於子女的教育還沒有什麼直觀的認識,而有子女的穿越者在舊時空裏都是普通白領,最多也就大中企業的中層管理者或中小企業經營者,總體來看在平均水平之上,對子女的教育雖然也十分重視,有的秉持快樂教育的理念,對子女的學習成績並不看重,而更注重他們的情商能力培養;有的雖然看重成績,但目標最多也就定在985、211。而對子女的期望,最低也就是能夠自立,過上中產生活,最高是是自主創業,或在大中企業擔任高層管理,至於做中國比爾*蓋茨、巴菲特、紮克伯格,或是中國的下一個“二馬一王” 之類,也就是想一想,或者是做為對子女的激勵,並沒有人把這當真正的目標,畢竟頭腦清醒的人都明白,舊時空裏的中國社會發展進入穩定期,暴利、暴發的時代己經結束,而是進入以資本為主的時代,那怕是經營高新技術,但如果沒有資本依然無法成事,而有子女的穿越者顯然沒有吸引資本的能力。
但在這個時代的情況就不同了,因為每一名穿越者的政治地位都要遠高於舊時空,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資本;而且這個時代的社會發展正處於一個大變革,大破大立的時期,因此暴利、暴發的機會也大有的是;更何況穿越者還掌握著這個時代的黑科技,隨便拿出一、二項來,就足以起家了。
像洛克菲勒、羅斯柴爾德、卡耐基、亨利?福特、威廉?波音、約翰?摩根、卡爾*本茨這些這個時代的商業巨子,在穿越者麵前,真的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至少每個穿越者可以為自己的下一代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讓下一代在一個至高點起步,甚致有不少人都打算建立起自己的家族。但要將家族延續下去,隻靠自己這一代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至少是三代人的努力才行,而加強對下一代的教育,是讓家族延續,並且興旺起來的重要因素。
於是華東政府很快就達成了共識,要求教育部馬上製定一套針對穿越者的子女的教育模式,並且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對穿越者的子女施行精英式教育;二是教育的重點在管理、情商方麵的能力,而非技術或科研;三是文化知識方麵著重於培養穿越者子女的修養、內涵和知識麵廣闊,並兼顧應試;四是注意穿越者子女的綜合素質培養,注重實踐、以及身體素質煆練;五是本套教育製度不做為強製,不做為穿越者子女日後工作、社會活動的標旌準,穿越者可以自行選擇子女的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