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根據地(二)(1 / 2)

其實冒充海外華人,到也並不少見,畢竟現在海外華人的聲望如日中天,而且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海外華人根本就沒有把清廷放在眼裏,因此有不少土匪、強盜都冒充海外華人的名議,由其是一些革命黨,更是喜歡冒用海外華人的名議舉事。張人俊、趙爾巽才以這個名議給華東政府發文。

接到了公文之後,華東政府當然也明白這兩個人的意思,因為河湖根據地的發展,已經威脅到了河南、湖北的地方官員的統治。不過在北京方麵並泛有傳來相關所消息,因此很有可能是兩位地方官員希望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解決。當然這也要看華東政府的態度而定,如果華東政府要出麵幹涉,保護河湖根據地,張人俊、趙爾巽自然不敢動手,兩人還不至於認為自己可以抗衡華東政府,隻能向清廷通報;相反,如果華東政府表示不幹涉,那麼兩人就很可能會賭一把,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清剿河湖根據地。

經過行政院協商之後,華東政府認為,一但兩人通報清廷,那麼華東政府很有可能就和清廷撕破臉了,清廷可以容忍華東政府一步一步的自製,但前提是華東政府的勢力隻能在山東的範圍,而華東政府建立河湖根據地,無疑就是突破了這個範圍,清廷是絕對不能再容忍下去了。

但現在還不是華東政府和清廷徹底翻臉的時候,畢竟日俄戰爭馬上就要開打了,華東政府的主要精力要放在這個方向。而如果華東政府表示河湖根據地和自己沒有關係,並且不幹涉清廷的征剿,既使是張人俊、趙爾巽的征剿失敗,最終驚動清朝,但至少還有這一層遮羞布,還不會徹底撕破臉了。當然華東政府是不可真的不管河湖根據地,隻是在暗中支持而己。不過前提是現在河湖根據地有足夠的自保能力。

華東政府立刻和河湖根據地的政府機構聯係,詢問根據地現在的軍事力量是否能夠抵抗河南、湖北兩地的進攻。而很快就收到河湖根據地政府的回複,表示自己完全有能力擊敗清軍的征剿,保衛根據地的安全。同時還建議借清軍征剿之機,擴大根據地的領域,並且占領大城市。而華東政府經過討論協商之後,認為現在河湖根據地已經隱瞞不住了,既然如此到不如放開手腳,大幹一場,因此也同意了根據地政府的要求,並且會立刻支援根據地一批武器彈藥,而在戰爭結束之後,還將派遣一批人員支援根據地政府的管理工作。

於是華東政府回複張人俊、趙爾巽,表示河南、湖北等地的匪患與自己全無關係,如果河南、湖北兩地要出兵征剿,山東可以提供幫助。

收到了華東政府的回複之後,張人俊、趙爾巽也都鬆了一口氣,看來海外華人還是有些顧忌的,當然兩人也都不傻,不排除海外華人會在暗中支持匪徒,但這樣的支持力量要小得多了。於是兩人一麵回複華東政府,表示感謝,一麵著手商議征剿這股匪徒的俱體方案。

這時兩人也早就打聽清楚了,這夥匪徒的軍隊大約在7-8000人之間,而以河南、湖北兩地,可以出動軍隊15000-20000之間,而且還有一支王牌軍隊——湖北新軍,這也就是兩人的信心所在。

在舊時空裏,說到了清末的新軍,一般都是指袁世凱編練的北洋新軍,但其實在湖北同樣也有一支編練的新式軍隊,通常稱為湖北新軍。

和北洋新軍一樣,湖北新軍也是在甲午戰爭之後,清廷編練新軍以圖自強的背景下,並且由張之洞力主成立,當然清廷成立湖北新軍,也有平衡北洋新軍的考慮在內。雖然北洋新軍在許多方麵具有湖北新軍所無法比擬的優勢。比如餉源。北洋新軍可以得到國家財政的支持,而湖北新軍隻能依靠本不富裕的湖北一省的支撐,因此在曆史上湖北新軍的名氣和影響力都遠不及北洋新軍。不過湖北新軍有一項曆史功績是北洋新軍無法相比的,就是舊時空裏爆發的辛亥革命,就是由湖北新軍發動的。

1903年,清廷成立練兵處,計劃在全國編練三十六鎮(相當於師)、十八個混成協(相當於旅)新軍,湖北分配給二鎮一混成協的指標,而現在隻編製了一鎮一混成協,為第8鎮,指揮官為統製張彪,有士兵10502人,軍官702人;第21混成協,指揮官為協統黎元洪,有士兵4612人,軍官288人。就兵力而言,僅次於北洋新軍。

雖然湖北新軍是由張之洞一手創辦起來,兩位指揮官張彪和黎元洪也都是張之洞一手提拔起來的,但張之洞和袁世凱的不同在於,他並沒有將湖北新軍打造成自己的私家軍隊,因此張之洞進京以後,湖北新軍就聽命於接替他的湖廣總督趙爾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