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光緒下旨,宣李鴻章進宮入對。因為到了這個時候,還是隻有李鴻章才是靠得住的,另外隻招李鴻章一個人進宮,也是免得再發生吵架。
其實李鴻章雖然一直告病在家,但外麵發生的事情他卻是都知道,老實說剛聽到這件事情的時候,李鴻章也嚇了一大跳,沒想到海外華人竟然不聲不響的在河南占領了這麼大的一塊地方。原來李鴻章估計海外華人要奪取天下,至少需要20年的時間,就是因為山東的地方太小,海外華人要以山東一省的力量來統一全國,至少需要兩個階段的擴張,一是占領山東周邊的河南、江蘇、河北等也,擴充自己的實力,二是占領南方或北方之地,再進而統一全國,而這每一個階段大約都需要2-3年的時間才能完成,而這兩個階段完成之後,至少又需要4-5年來穩固,再加上其他時間,李鴻章才得出20年這個時間段。
但海外華人顯然也看到這一點,因此剛剛在山東穩定下來以後,就立刻向周邊的地區擴張,而且無聲無息,等朝廷發現時,己成了氣候,看來自己預估的時間逞多了,海外華人最多15年,最少10年,大概就可以君臨天下了吧,當然就算是10年,李鴻章也估摸著自己是活不到那個時候了。
而李鴻章也算準了朝廷會向自己問計,畢竟現在軍機處裏那幾個人有幾斤幾兩,李鴻章再清楚不過了,指望他們拿主意,無異於緣木求魚,以前榮祿在的時候,也許還能頂一陣,現在榮祿己不在了,朝廷還能指望誰?慶親王斂財是一把好手,但可惜別的都一無是處,張之洞眼高手低,言過其實;趙舒翹隻會見風使舵,至於榮慶、鐵良,完全就是不知天高地厚,因此這到頭來還是要找自己。
見了慈禧和光緒之後,李鴻章到是胸有成竹,他給慈禧出了兩個主意,一是立刻派人去和海外華人交涉,問他們的意圖到底是什麼?如果是需要地盤,大可以再封給海外華人1、2個省,雖然這不可能徹底滿足海外華人的野心,但至少能讓海外華人穩住幾年,為朝廷推行新政、編練新軍容出時間來,等到朝廷的新政有所成效、新軍練成以後,大可以再來收拾海外華人。
其實李鴻章的這個建議就是叫清廷繼續裝鴕鳥,割肉飼虎,但慈禧卻有些動心,原因很簡單,慈禧也是快70的人了,自覺得也沒幾天好活了,能拖一天算一天,等到自己把眼一閉,管海外華人怎麼鬧騰。當然,李鴻章也是算準了慈禧的心態,才作如此建議。
但慈禧也知道,這個辦法並不好施行,畢競現在滿人當中對海外華人的怨氣極大,而朝廷不僅不處罰他們,反到要給他們加封地域,那還不翻了天,雖然現在慈禧把持朝政,一手遮天,但也不能和整個滿人階層對抗。
而李鴻章的另一個建議則是如果朝廷堅持要對海外華人用兵,也決不能請各國出兵,否則後患無窮。因為各國未必肯真心出兵,現在各國大多都和海外華人交好,如日本、德國甚致都和海外華人建立了官方關係,因此朝廷不讓出重大代價,很難請得動各國。
實際上不用李鴻章說,慈禧也清楚請各國出兵的危害,這將會使清廷在道義上徹底失去人心,雖然慈禧並不想管海外華人的事情,但這些年來海外華人做的事情,慈禧卻是十分清楚的,其實海外華人對清廷最大的威脅不在於他們的軍事力量,而是海外華人從登陸開始,就把自己打扮成抗擊各國,維持中華權益的角色,當然擊敗八國聯軍、收回天津租界,收回威海、青島以及瓜哇護僑等事件,也讓他們有這個底氣,而如果這個時候清廷引入其他各國來對付海外華人,隻會讓淸廷徹底失去大義的名份,而海外華人則可以號招整個中國地區的民眾來反對清廷。榮慶、鐵良還是太年輕了一點,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不過李鴻章的建議,不僅是不能請各國出兵,也不能直接和海外華人為敵,畢竟在表麵上,海外華人並沒有承認和河南匪賊的關係,因此朝廷也不妨故意裝糊塗,集中力量來征剿河南匪賊,在表麵上仍然維持和海外華人的關係,雖然海外華人會在暗中支援河南匪賊,但那畢競是有限的,而如果清廷征剿成功,也等於是間接打了海外華人的臉,讓他們以後也要收斂一些,如果征剿失利,也沒有和海外華人撕破臉,雙方還有緩和的餘地。
這時光緒插了一句,如果要征剿河南匪賊,應該啟用什麼人,李鴻章的答複是袁世凱,光緒聽了也默然無語,而慈禧這才放話,讓李鴻章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