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人就是穆哲虎父親穆庫倫,泰鄂爾部落的老族長。
和羅嶽相見之後,穆庫倫客氣了幾句,然後對穆哲虎道:“你去處理善後的事情吧,我有些話想和羅軍門單獨談一談。” 又轉向羅嶽,道:“羅軍門可有空和我這個老頭子單獨談一談呢!”
羅嶽點了點頭,道:“好啊,我樂意之致。”
穆哲虎見兩人都這樣說了,也就沒有再說什麼,向羅嶽和穆庫倫告了個便,帶著子女離開。而穆庫倫和羅嶽並肩走出了一段距離,周邊10餘米內沒有其他人了,羅嶽才道:“老人家有什麼事情要和我說嗎?”
穆庫倫點了點頭,看著羅嶽,道:“羅軍門真的是受朝廷的委派,來到這裏嗎?”
羅嶽微微一怔,看了看穆庫倫,見他的目光炯炯,似乎意有所指一樣,因此心裏也一動,道:“老人家對我們有懷疑嗎?”
穆庫倫嗬嗬笑道:“請恕我直言,羅軍門如果是朝廷派來的人,又豈能不稚發留辮,我可不信洋務會辦到連辮子都剪去了。”
羅嶽點了點頭,這個老頭到是比穆哲虎明白得多,因此道:“看來老人家對關內的事情知道不少啊,我聽族長說老人家是行武出身,但恐怕不是一般的武將吧。”
穆庫倫道:“我也不瞞羅軍門說,我們在這裏定居的時候,阿虎才12歲,而我辭官的時候,阿虎還不到10歲,因此阿虎對我以前的事情也所知不多,30年前,我可是黑龍江都統。”
羅嶽也吃了一驚,來到這個時代己有5年,他對清廷的職官製度,由其是軍事官職己經有相當的了解了,都統在清廷的武官序列中,可是一個很大的官職,而且是滿族武將獨有的官職,由其是在清廷入官早期,都統是固山額真的漢語名稱,是八旗中各旗的最高軍政長官,分掌各旗之戶籍、田宅、教養、營製、兵械以及選官序爵、操演訓練等軍政事務。八旗分滿、蒙、漢旗,因此都統共計有24人。
不過清廷入關之後,八旗中的大小事務都已有了細致的分工和安排,都統的職權也逐漸被架空,並且不在主管各旗的事務,而且也不限於各旗的長官,由其到了近代以後,都統逐漸成為和駐防將軍、提督平級的軍職,但仍然是清廷較高級的武將職務,而且穆庫倫又是滿人,就更是位高權重,隻是他怎麼棄了官到這個荒野之地來當什麼族長來了。
原來穆庫倫過去在清廷確實算是一號人物,不僅僅是他個人當過黑龍江都統,而且還是鑲黃旗出身,在雅克薩之戰中立下大功,因此受封世襲輔國將軍的爵位,世代均在東北地區駐守,由於東北地區的氣候惡劣,而且邊境總有些有小衝突爭鬥,因此穆庫倫的家族到是一直保持著滿人入關以前的尚武,並沒有淪為提籠架鳥的八旗子弟。鴉片戰爭之後,俄國大舉從關處入侵,穆庫倫隨祖父、父親均與俄軍有過交戰。
隻是清廷無能,先後與俄國簽定【北京條約】、【瑗琿條約】割讓了大量領土,穆庫倫當上了黑龍江都統之後,多次上書朝廷,要求朝廷收複割讓的土地。如果是漢臣,清廷恐怕早就將穆庫倫撤職了,但由於穆庫倫是滿人,因此清廷隻將穆庫倫降為統領,以示懲罰。不過穆庫倫畢竟不是八旗子弟,不僅對清廷大失所望,而且在一怒之下棄官不做,帶著一些舊部、族人渡過烏蘇裏江,在俄國境內成立了自己的部落。
而俄國正在大力向遠東地區移民,打壓本地居民,因此有大量各族人從大城市逃出,被穆庫倫的部落接納,加上穆庫倫畢竟是做過高官的,又帶領著部民修建堅牆,打製城防,終於在這一帶地區堅強的生存了下來,發展到現在己經成為這一帶最大的部落。
穆庫倫在6年前將族長的位置傳給了兒子穆哲虎,不在管理族中的事務,不過穆庫倫對清廷的事務仍然頗為關注,每當有商隊到部落裏來,穆庫倫都會向他們打聽清廷發生的大事,因此穆庫倫棄官之後發生的中法戰事、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國變、海外華人歸來等等事情,穆庫倫基本都知道,當然他知道的隻是表麵現像,但對內情到是知道得不多。原來剛辭官的時候,穆庫倫還對清廷抱有一些希望的,認為朝廷換個英明的皇帝之後就會重新整作起來,但後來發生的這些事情也讓穆庫倫對清廷幾乎徹底失望了。
聽完了穆庫倫的講說以後,羅嶽對這老頭也頗有幾分佩服,雖然也是滿人,但還算是保留了幾分血性,想了一想,才道:“老人家既然知道這些事情,那麼總也該聽說過我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