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消息則是從日本傳來的,不過這是夏思痛發回來的。
上次到青島訪問的革命者代表團回到日本之後,將自己在青島的見聞寫成了書冊,在日本的中國革命者中廣泛的傳播,並且由黃興領頭,加上其他人一起,再次成立救國義勇隊,號招在日本的中國革命者到青島參與救國自強的工作。
而這也在日本的中國革命者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本來華東政府在日本有一定的知度,隻是大部份人對其所知不多,而訪問青島的革命者代表團在日本的中國革命者中都是有一定聲望的人,因此他們出麵號招,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就招集到了3、400人,還有不少人由於暫時脫不開身,沒有加入,但也或是托人,或是來電報、信件表示要報名。
見己經招集到了3、400人,而且還不斷的有人報名,因此黃興、夏思痛商議之後決定,先組織一批人,由陳天華、徐錫麟、秋瑾三人帶隊,到青島去,而黃興、夏思痛仍然留在日本,繼續招集人員。於是夏思痛立刻發電報給青島,告訴華東政府日本這邊的情況。
收到了夏思痛的電報之後,華東政府也同意他們的建議,因為現在正是用人之際,而日本的中國革命者都可以算是有文化知識的人,正是目前華東政府最缺少的人材,因此華東政府立刻回電讓黃興、夏思痛等人確定第一批來青島的人員數量、名單。青島這邊會彙來船票錢,並安排接應。
三天以後,夏思痛再次發來電報,確定這次來青島的共有278人,及人員的名單。不過青島和日本沒有直通航線,因此隻能從上海轉船,於是華東政府又向上海新區下令,讓上海新區負責接待這批日本的中國革命者,並且安排商船將他們送到青島來。同時將他們正式稱為日本海歸者。
上海新區的負責人楊育新收到青島行政院的命令的時候,日本海歸己經定好了歸程的船票,將在3天之後到達上海轉船,但問題是現在上海新區的航運公司派不出船來。
原來華東政府為戰爭準備了大量的物資,其中大半的物資都是通過上海新區購買的,然後再轉運到青島。因為上海不僅是這個時代中國的商業中心,而且兼有長江水道和海運的便利,因此南北的經濟交流的彙合點,而華東政府所需要的物資如糧食、藥材、木材、布匹、鐵礦石等物資大半都需要從南方購買,上海新區自然就成為中轉站,而上海新區不僅要負責定購、談價等工作,而且還要安排船隻運送物資。
雖然航運公司的業務不該楊育新負責,但物資的調運都由楊育新主管,因此楊育新也對航運公司的運營情況也了如指掌,由於華東政府購買的物資太多,現在青島到上海之間每天都還有大量的人員來往,而且隨著華東政府參戰的時間臨近,物資不禁越來越多,而且還要盡快運到青島,好供調配,因此現在航運公司己經有一些不堪重負,輪船的航班日程己經排到了6、7天以後了。而且在未來2、3個月內,還有大量的物資會運抵上海新區來。
收到了青島行政院的命令之後,楊育新也立刻和航運公司進協商,要求他們爭取能夠擠出一班客船來,但航運公司也十分為難,因為各航都已經確定好了,一但發生改變,將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牽扯到後麵的航班計劃都需要調整,這樣一來航運公司也很難工作,因此航運公司經過檢查以後,認為至少在五天以內是擠不出航班,而五天之後,還要視其他各航班的情況而定。和鐵路運輸相比,航運由其是海運最大的缺點就是不穩定性太大,一個是海運受客觀環境的影響較大;二個是輪船的維護和修理變數太大。
而且現在航運公司的主要業務還是以貨運為主,客運隻占小部份,專門的客船並不多,而多是客貨兩用船,這樣船舶都是以運貨為主,載客量並不大,一般在300人左右,因此要將這一批日本海歸都送到青島,需要一整艘船才行。但將這批人留在上海等船也是一件麻煩事,
雖然上一次的訪問團談也是由上海新區負責接待,而且還在上海新區停留了2天,但上一次的訪問團畢竟隻有20人,而這一次卻是近300人,接持也是一件麻煩事,因為接持這些日本海歸的標不能太差了,總不能讓這近300人都去擠大通鋪吧。而且接持費用都是由上海新區政府買單,這可也不是一個小數字。
楊育新做為上海新區的負責人,不光是為華東政府購買物資,還要為上海新區政府的經濟利益負責,不過這幾年來,他在發展上海新區經濟方麵的成績不小,這三年以來,上海新區的納稅額在華東政府的城市中都是排名前5位。但嚴格來說上海新區還不能算是一個城市,而隻是一個區,因此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也算是十分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