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

隨著汽笛的長鳴,輪船緩緩的離開了岸邊,向港外駛去。楊育新站在岸邊,還向船的人用力的揮手,一直到輪船駛出了港外才停下來。然後轉身對傍邊的一個外國人道:“湯姆先生,感謝你們的協助。”

湯姆笑道:“那裏,那裏,能夠為楊先生效勞,是我們的榮興啊。”

原來這個湯姆是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官員,是專門負責協助楊育新迎送日本海歸者的。楊育新以上海新區政府的名議,通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要在公共租界港口舉行日本海歸者的迎送活動,希望工部局能夠予以配合。

而工部局對此也頗為重視,因為現在上海新區己成為公共租界重要的貿易夥伴,雙方有大量的經濟來往,公共租界的本質還為了做生意,對自己重要的商業夥伴自然是不敢怠慢,而且上海新區的要求也並不過分,在港口舉行歡迎、送別的活動是常有的事情,而且這次又是租的太古公司的輪船,太古公司在公共租界裏很有影響力,因此工部局不僅答應了上海新區政府的要求,並專門派幹事人員湯姆,負責協調上海新區的活動。

整個過程都進行得十分順利,從日本來的輪船到港後,日本海歸者在陳天華、徐錫麟、秋瑾三人的帶領下,依次下船,受到了楊育新等人的熱烈歡迎,楊育新還發表了講話,表示對日本海歸者的歡迎,並希望他們到了青島以後,能夠安心工作,為中華複興而努力。

而海歸者們對楊育新的發言也報以熱烈的掌聲,因為願意到青島去的人確實都是懷著為國出力的心懷,因此對楊育新的講話也引起了他們的共鳴。隨後楊育新又親自組織日本海歸者登上開往青島的輪船,一直到輪船駛離港口。而楊育新也鬆了一口氣,他最擔心發生的恐怖襲擊到底沒有發生。

其實上海辦事處和駐上海新區部隊、及公安局為這次迎送日本海歸者是做了相當充份的準備,不僅在明麵上派了大量的保護人員,有相當一部份都是由駐上海新區部隊的士兵換上警察的製服,畢竟在公共租界裏,不可能明目張膽的派軍隊來;而上海辦事處又派遣了一部份人員換上便裝,沿途保護,並且對上海老城裏的幾批可疑人員進行嚴密的監視,同時還準備了兩支軍隊,一但這幾批可疑人員有動的跡像,就立刻主動出擊,將他們圍殲。

不過在整個迎行期間,這幾批可疑人員都老老實實的呆在客棧裏,並沒有行動的樣子,而整個活動也都沒有發生意外的事件,楊育新自然也放下了一塊大石頭。但楊育新這時還不能完全放心,因為現在還在租界裏,就不能保證絕對的安全,說不定對方是故意麻痹自己,讓自已放鬆警惕,在自己回程的路上襲擊自己,這種情況在舊時空裏的文學、影視作品中是屢見不鮮的。

於是楊育新向湯姆告辭,轉回上海新區,一路上也是提心吊膽,生怕不知會從那裏會飛來一發子彈,給自己來個爆頭。

但一路上無驚無險,一直進入到上海新區的地界內,楊育新才徹底放下心來,這才總算是安全了。而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裏,楊育新和劉瀾濤聚在一起,楊育新道:“劉主任,這次能夠平安無事,真是多虧了有你們啊。”

劉瀾濤搖了搖頭,道:“其實我們也沒做什麼,而是他們並沒有行動。”

楊育新道:“話也不能這麼說,他們一定是看到我們的防備嚴密,根本無懈可擊,因此才沒有行動,這還是劉主任你們的功勞啊。”

劉瀾濤道:“迎送海歸的事情己經結束了,雖然沒有出事,但這個隱患畢竟是還沒有根除,也許下一次就不會有這麼好的運氣了,所以我們還不能鬆懈。”

楊育新趕忙連連點頭,道:“說得是,說得是,我己經命令新區公安局,這段時間要加強新區的安保等級。”

劉瀾濤道:“那麼最近新區裏還有什麼大活動,或者要在新區外辦重要的事情。”

聽劉瀾濤這麼一說,楊育新立刻就想起來了,兩個月後不是要給馬芮成辦生日慶典嗎?雖然時間長了一點,但活動的規模估計是上海新區成立以後最大的,如果真的有人打算針對上海新區進行恐怖襲擊,那麼生日慶典到真是一個大好的機會。因為馬芮成肯定會請大量的賓客,而這些賓客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當然不會是一個人來,隨行人員少則4、5人,多則10數人,再加上到新區裏來看熱鬧的人,恐怕是一個極大的數字,因此想混進新區來要比平時容易得多,也給新區的安保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難。

想到了這裏,楊育新也不由緊張了起來,如果馬芮成的生日慶典出了問題,不僅是上海新區的聲望大跌,對自己的前途也會造成不小的影響。於是楊育新趕忙將馬芮成要舉行生日慶典的事情對劉瀾濤講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