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全麵開戰(九)(1 / 2)

“今天是什麼日子,碼頭上怎麼這麼熱鬧啊?”

“我剛才問過了,原來是我們的海軍昨天出戰,打了一個大勝仗,重創了俄日兩國的艦隊,這些人都是到碼頭來看軍艦的。”

李鬆晨點了點頭,道:“原來是這樣,我們終於參戰了。”

孫遠健道:“是啊,這也是遲早的事情,現在參戰了,也了結一件大事,以後就全力的幫助戰爭就行了,不用再老是掂記著了。”

董家齊道:“這個時候參戰,隻怕是對我們到上海的工作不利啊。現在上海可是各國的勢力集中的地方,而且英美法等國的態度都是不希望我們參戰的,而我們在這個時候到上海去上任,外部環境是肯定不會友好的,這對我們恐怕是個不小的麻煩。”

李鬆晨搖了搖頭,道:“友好是靠我們自己的實力爭來的,不是靠我們對外示好換來的,所以根本就不用擔心,隻要我們的軍隊在戰場上打得越好,我們在上海的地位也就越穩固,其他各國也更是不敢輕視我們。”

孫遠健道:“就是,上海新區現在的地位,也不是靠我們和外國勢力妥協、示好換來的,而是我們在初上岸的時候,打的那些勝仗贏下來的。”

李鬆晨一行是從天津來到青島,辦理相應的手續,然後到上海接替楊育新擔任上海新區的行政長官。原來了解了上海的情況之後,李鬆晨經過了一番考慮,最終還是決定接受行政院的安排,去上海上任,一來上海在近現代中國有極為特殊的地位,發展前景當然要遠遠強於天津,既使是現在華東政府在上海僅僅隻有一個行政區的位置,但在上海擔任地方官員,對自己的個人發展是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二來盡管現在的上海是一個亂攤子,但也正因為如此,自己到上海反而能夠大展拳腳,行政院對自己的預期也不會放得很高,隻要自己能把上海的局麵穩定下來就行了,而且李鬆晨也不覺得把上海穩定下來有多難,畢竟楊育新在上海新區經營了近4年時間,打下了一個不錯的基礎,隻要華東政府保持強勢,保持發展,管住上海的難度並不大。

不過李鬆晨也像行政院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自己要從天津抽調幾名中層官員一起去上海開展工作,行政院對此到也沒有異議,因為李鬆晨儷這個要求也很合理,一個好漢還要三個幫,李鬆晨的能力再強,一個人到上海也難免會孤掌難鳴,由其是現在的上海新區是一個亂攤子,因此李鬆晨帶幾名自己的得力助手一起去上海,也有利於他在上海迅速的開展工作,而行政院也希望李鬆晨盡快將上海的局麵穩定下來。

這次來青島,李鬆晨隻帶來了兩名部下,孫遠健是李鬆晨在天津任職時的辦公室主任,負責處理李鬆晨的日常工作事務,董家齊是人事部主任,都是李鬆晨的得力助手,當然李鬆晨計劃抽調的人員並不止是他們兩個,還有4、5名備選的人員。不過這要等到李鬆晨到上海新區上任一段時間,了解上海新區的俱體情況之後再決定。另外他們3人還帶了4名隨行的警衛人員

而李鬆晨到達青島的時候,正好趕上人民軍參戰,一夜之間在海陸兩線均取得了重大的勝利,華東政府在早晨6點,就以【新中華報】號外的形式正式宣布自己參戰,並且報告了昨夜海陸兩線戰鬥的戰果,同時還宣布在上午10點舉行新聞發布會,回答各國記者們的問題。

雖然是在早晨6點發布,但華東政府參戰的消息迅速的在青島傳開了,由其是各國的領事館、駐青島記者,紛紛互相奔走相告,盡管各國都知道華東政府會參戰,但當華東政府真的參戰了,還是讓各國的外交人員、記者炸了鍋,第一批印刷出來的3萬份號外在1個小時內被搶購一空。

買到號外的人反複的閱讀,希望從這字裏行間找出一些隱藏的內幕來,而沒有買到的人則隻好等待下一批號外的上市。

不過在震驚之後,外國領事館人員、記者對號外上公布的戰績都表示懷疑,從海戰的下午5點鍾開始,到淩晨5點陸地戰爭基本結束,橫堅也就是12個小時,人民軍在三條戰線上居然都取得了巨大的勝利,這其中的任何一個勝利都已經是十分難得,何況同時取得這三個勝利呢?於是不少人也都向自己熟悉的部門、人員打聽戰爭的詳細情況,由其是外事部的大門,還沒到正式上班的時間,就幾乎都被外交人員、記者圍住,要求派人出來解答眾人的提問。不過外事部表示,在10點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會有詳細的解說,並回答記者的提問,而現在則是概無答複。

這時離新聞發布會的時間還有2個多小時,有些記者早早就趕到禮堂問去排隊等著,不過這時又傳來一個消息,人民軍海軍的艦隊回來了,還帶回來不少俘虜的日俄軍艦和士兵,於是眾人又都馬上趕到碼頭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