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小村壽太郎又道:“而關於我們與俄國的談判,英國建議我們對俄國做出讓步行動,把奉天交還給俄國,隻要我們答應這個條件,他們願意在我們和俄國之間進行周旋。”
議事廳裏頓時又炸了鍋,好幾個人拍著桌子大罵起來。
鬆方正義就大叫道:“這算什麼盟友,居然也逼我們向俄國投降。”
樺山資紀也道:“是啊,該死的英國人,把我們日本利用完了就拋棄掉嗎?”
而在一片斥罵義憤聲中,隻有伊藤博文和山縣有朋兩個人保持著冷靜的態度,一言不語,而等眾人發泄了一通之後,伊藤博文才道:“各位,都請冷靜一下,我明白英國的用意。”
其他人聽了,這才都停止了沒有意義的發泄,將目光都集中在伊藤博文的身上。
伊藤博文道:“首先大家要明白一點,英國和我們日本簽定同盟條約,並且在對俄開戰的前幾年中,對日本進行了大量的幫助,在本質是為了英國的利益,是希望日本能夠遏製俄國在遠東的擴張,保護英國在遠東的商業利益,畢竟英國離遠東太遠了,縱然國力強大、軍力鼎盛也力所不及,當然對我們日本來說,也同樣麵臨的俄國的威脅,需要借助英國的力量才能對抗俄國,因此我們和英國的關係就是互相利用而己,指望一方會在另一方危難的時刻,全力救援,是不可能的,比如現在英國和法國在歐洲開戰,我們會出兵到歐洲去協助英國作戰嗎?大家也就不要抱怨英國拋棄日本。”
聽了伊藤博文這番說,眾人也都低下了頭,其實伊藤博文說的這番道理眾人都清楚,隻是由於華東政的介入,令日本一片大好的局麵突然發生大逆轉,這就好像是一個己在賭桌上贏了大量籌碼的賭徒,結果在賭最後一把時,不僅把以前贏到的籌碼,就連自己的本錢都輸光了,任何人在這個時候也都難免會出現心態上的失恒。
桂太郎道:“照伊藤君的說法,英國己經認為日本沒有利用價值,而打算放棄日本,我們日本現在真的己經眾叛親離,無可救藥了嗎?”
伊藤博文搖了搖頭,道:“當然不是,而且我認為英國還沒有放棄日本。”
桂太郎立刻道:“哦!為什麼?”
伊藤博文道:“英國在遠東地區有巨大的商業利益,但其本土距離遠東地區太遠,因此為了保障自已在遠東的利益,就必須在遠東地區扶植一個代理人,協助英國維持遠東地區的和平,而這個代理人隻有我們日本,俄國和海外華人的野心太大,而清廷又太弱,這就決定了英國是決對不能放棄日本的。”
樺山資紀道:“那麼為什麼英國會要求我們將奉天讓給俄國呢?”
伊藤博文道:“這正是英國的高明之處,目地就是要將俄國也拉進戰爭來。現在俄國所以能夠對我們開出嚴苛的條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並沒有和海外華人直接發生衝突,一但俄國也和海外華人開戰,恐怕他們會求著我們聯合,而如果我們將奉天讓給俄國,那麼俄國就可以直接和海外華人接觸,那時俄國也就不可能再保持置這樣身事外的態度。”
說著伊藤博文叫人拿出來中國東北的地圖,隻見遼中、沈陽、遼陽差不多構成了一個三角形,遼陽位於遼中的東偏南約50公裏;而沈陽位於遼中的東北約70公裏,如果俄國占據沈陽,那麼俄、日、華東政府三方就會形成一個三角結構,就算華東政府不會和俄國立刻開戰,但至少也會受俄國的牽製,這樣日本的壓力也會小得多了,而俄國也不可能再那麼氣焰囂張。可以說英國的這一招確實是十分精妙。
其實現在英國也是頭痛萬分,他們對華東政府的參戰十分不滿,但又頗有一些束手無策的感覺。英國扶植日本為自己的代理人,就是為了不想被拖進戰爭,畢意布爾戰爭留給英國的陰影太大,而且現在英國還要在歐洲麵對咄咄逼人的德國。因此英國決不可能派軍艦到遠東來,甚致是停泊進日本的巷口中,這樣和參戰沒有什麼區別。
而對華東政府進行經濟封鎖也是不現實的,因為英國和華東政府之間的貿易量並不算大,華東政府的對外貿易首推是德國,其次是美國,英國隻能位居第三。這一方麵是華東政府有意為之,不想和英國走得太近;另一方麵英國占了中國整體對外貿易的七成以上,也不再乎和華東政府的那點貿易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