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戰爭再啟(三)(1 / 2)

不過第二天人民軍並沒有繼續向鳳凰城的外圍陣地發動進攻,這也讓鳳凰城的守軍鬆了一口氣,總算是又能夠挨過一天。

其實人民軍本來就不想攻下鳳凰城,因此今天當然也不會再進攻了。而且就在這個時候,人民軍己經和增援的日軍展開了激戰。

原來就在昨天下午,劉鐵收到了偵察兵的報告,日軍的增援軍隊己經到達了草河口鎮駐紮,而從規模上看,人數不少於5萬人,看來日軍顯然是注意到了丹東地區,派來了援軍,而且動作也是相當迅速的。

草河口鎮距離鳳凰城大約是55公裏,如果加急行軍的話,1天時間就能夠趕到鳳凰城了。人民軍當然是不可能讓日軍順利的支援鳳凰城,因此必須在中途截住日軍,當然最好是消滅掉這支日軍。因此劉鐵下令,命1師在晚上10點左右時輕裝出發,隻攜帶60迫擊炮和82迫擊炮,將100迫擊炮和師屬野戰炮都留下,首先趕到土門嶺,設置伏擊陣地,土門嶺距離草河口約30公裏,距離人民軍駐地寶山鎮約35公裏,估計日軍隻需要到下午2點左右才能到達,而自己帶領6師在清晨6點出發,預計可以在中午12點左右的時候可以趕到戰場,完全可以和1師一起伏擊日軍。

那知在5月30日淩晨5點40分的時候,1師行進到達距離土門嶺還有約3公裏的林家溝時,正好和也是昨晚連夜出發的日軍第9師團遭遇。由其是雙方的先頭部隊,相距已不足200米,並且立刻展開了交火。

其實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場遭遇戰,而且也都超出了雙方的預料之外,人民軍認為日軍會在天亮以後出發,卻不曾料到日軍會連夜行軍趕奔鳳凰城,而日軍則認為在這個時候人民軍應該是全力的進攻鳳凰城,卻沒有想到人民軍竟會跑到在這裏阻擊援軍。

不過既然相遇了,雙方自然是誰都不會退讓,而事實上這個時候雙方誰也都退不起,人民軍不可能讓日軍的援軍到達鳳凰城,而日軍也不可能不趕去增援鳳凰城。因此盡管雙方的軍隊都經過了連夜行軍,體力大減,但還是都不約而同的決定全麵開戰,擊敗對手。

1師的師長李立新立刻下令,命令1團馬上向敵方發動進動,而2團、3團則立刻就地布置陣地防線。

雖然人民軍的整體作戰經驗還不算是特別豐富,但擔任中層指揮官的穿越戰士卻都是從與八國聯軍的戰鬥一直打到了現在,也算積累了不少戰鬥經驗,盡管這5年多時間裏,並沒有經曆過什麼大戰,但在舊時空裏,穿越戰士都接受過大量的軍事理論教育,再結合這個時代的實戰磨練,因此就指揮官的素質來說,是絕不輸於日軍的。

而且在舊時空裏,解放軍就相當重視運動戰,而遭遇戰是運動戰中十分常戰的一種作戰模式,因此遭遇戰怎麼打,人民軍是有一套完善的係統戰術理論,而且在平時的訓練中,也專門進過類似的訓練演習。

按照人民軍的戰術,在突然遭遇敵人時,而又不知敵人的兵力多少,武器配置,戰鬥力強弱等情況時,應首先應派出少量部隊,向敵人發動進攻,這一方麵是試探敵人的虛實高低,然後根據試探的結果,確定下一步的作戰安排,一方麵也是為自己的大部隊贏得調整、布置的機會。

如果敵方的兵力少,或戰鬥力一般,則可以全力進擊,徹底擊敗敵軍;如果敵軍的兵力多,或戰鬥力較強,則可以考慮防守或撤退;如果雙方遭遇的地點不重要,而且敵軍的實力較強,則可以考慮稍稍後退,以避其鋒芒或爭取更多的布置時間;但如果雙方是在必爭之地遭遇,或是不能後撤,必須頂住時,則要充分利用敵人被牽製的這段時間,就地布置陣地防線,阻擊敵早。

當然在布置陣地時,也有講究,首先是選擇高地,占據致高點,這樣當然是有利用炮兵火力的發揮,但占據高地時,必須在高地附近布置策應部隊,這是以防高地上的部隊被敵軍包圍;其次是盡量選擇地勢狹窄、樹林或靠近河流的地方布置陣地,這樣有利於防守,隱藏兵力,並以防被敵軍包圍,而且在布置陣地時,還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側翼,由其是在河流邊布置陣地,一定要在河對岸布置一支策應的部隊。

而如果在試探性進攻時發現敵軍的實力並不強,則應立刻停下布置陣地,或隻留下少量的人員布置陣地,而將大部分兵力都投入到進攻中去,力爭盡快擊潰敵軍。

現在的情況就是,不管敵人是強是弱,人民軍都是不能撤退的,因此李立新才果斷下令,命1團牽製敵軍,2團、3團立刻就布置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