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新聞發布(三)(1 / 2)

李鬆晨忙舉起手來,道:“各位,各位,都請稍安勿燥,請聽我一句話。”

眾人聽了,這才都停止了聽喊,看著李鬆晨。

李鬆晨這才道:“各位,我們這裏是新聞發布會,並不是武鬥會,沒有必要在這裏喊打喊殺的,再說罪行是日軍犯下的,他們隻是記者,也沒有必要把全撤在他們的頭上,如果你們氣不過,可以選擇支持我們的人民軍,這才是最好的方式。”

馬上有人問道:“我們怎麼支持,要說打仗我們確實是不行的。”

又有一人道:“打仗不行可以出錢啊,打仗不就是要花錢嗎?因此出錢也是支持人民軍,我願意出5千白兩,支助人民軍,收複遼東,教訓教訓洋鬼子,略表心意。”

立刻又有人道:“好說,好說,我出1萬白兩,隻要是能把洋鬼子打服,傾家蕩產我也願意。”

有了兩個帶頭的人,後麵馬上也有人跟上,於是5千、1萬的報價之聲不絕於耳,被李鬆晨邀請來的人,大部分都是在上海有頭有臉的人,身家少說也有幾萬兩白銀,一來確實是出於義憤,二來又是在這樣的氣氛之下,不出點銀子實在是下不來台。

不過在場的外國人則神色不一,有的驚訝,有的意外,有的歡喜,也有的警覺。

李鬆晨也沒有想到新聞發布會居然開成了募捐會,不過他也是反應很快的人,而且這個效果對華東政府當然是有利的,因此道:“好,既然各位對我們如此厚愛,那麼這些錢我們也就都收下,而且一定不負大家的厚望,收複國土。不過這些錢我們也不會白收,過幾天我們會在上海發行債券,這些錢就算是各位購買的債券預付款。

上海的風氣開化,對股票、債券這些近現代的金融概念到也並不陌生,知道債券最終不僅會將本金如數退還,而且每年還會支付一定的利息,當然前提是華東政府要打嬴這一戰才行。不過眾人願以為自己捐出去的錢也就捐了,卻沒有想到不僅錢還是自己的,而且還有一定的收益的,因此對華東政府也又多了幾分敬佩之意。其實大多數人到不太在意這幾百兩銀子的利錢,但華東政府的這種不貪小利的態度確實是難能可貴的。而上海新區成立以來,華東政府就是以重誠信,守規據的形像公諸於眾,現在果然也是一脈傳承。

於是李鬆晨立刻命人將各人捐贈的白銀數量,姓名、地址等資料一一記錄下來,當然各人也不會隨身帶著這麼多錢,不少人都保證,回去以後立刻安排家人把銀子送來,而上海新區也沒有催繳,隻說不急,等債券發行以後再繳付也不遲。

而最終統計下來,登記的白銀總計達147.2萬兩,這可是一筆巨款。而且就在當天下午,上海新區就收到了62.7萬兩的現銀。

新聞發布會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李鬆晨也十分高興,當然新聞發布會隻是第一步,華東政府需要將這一事件的熱度長時間的維持下去,以激起全體中國人對曰本的同仇敵愾之氣,隻有這樣才能突顯出華東政府在這種時候的作用,並進一步突出了清廷的無能,而絕不能讓這股轟動效應隻維持幾天就結束了。

李鬆晨也為此準備了兩個後續的計劃,一是在上海的各大報紙上發表遣責日本、支持華東政府的文章,將這一事件進一步的炒熱,二是還計劃組織上海各學校的學生,搞一次遊行活動,進一步的推進這一事件的影響力。畢競現在大多數中國人並沒有養成讀報的習慣,因此報紙的傳播其實有限,一般限於中上層社會,而遊行則是向中下層社會宣傳推廣這一事件的最好方式。

現在上海新區已通過拉隴、收買、資助等手段,吸引了一批上海地區的新聞撰稿人,可以通過他們在各大報紙上發表自己所需要的新聞、社評等等;另外上海新區在上海的學校中已有極高的威信力,因為學生大多年輕、熱血、激情,而華東政府的作為顯然更符合學生的胃口,因此組織一次遊行並不是什麼難事,而且現在上海新區在上海的地位己是舉足輕重,官私兩麵、黑白兩道、中外兩方都要給幾分麵子,也不怕有人敢從中破壞,造成流血事件。於是李鬆晨也吩咐下去,立刻開始實施。

而就在這時,對楊育新的調查結果也出來了,並送到了李鬆晨這裏。

李鬆晨到上海新區任職,除了盡快恢複上海新區的穩定和經濟活力之外,處理好楊育新的問題也是主要的任務之一。而且就在李鬆晨到任以後,青島行政院就立刻組成了一個由安全、司法、財務、行政等方麵人員組成的調查小組,赴上海調查楊育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