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河湖根據地的第二次反圍剿之戰即將開打的時候,在遼東的戰場上,華東政府和俄國的戰爭又重新開始,而這一次的戰場,是在中國最北端的地區。
海參崴失守以後,沙皇尼古拉二世向國內發表了一番講話,希望能夠以外患來轉移國內的矛盾,並號招俄國內的各方勢力團結起來,共同對付華東政府的軍事壓力。但講話的效果卻令尼古拉二世大失所望,俄國國內的矛盾不僅沒有緩和,反而有繼續惡化下去的趨勢。
其實這時俄國國內的矛盾積累已深,隻是在沙皇政府的政治高壓之下,才沒有被爆發出來,而這兩年來俄國在軍事上先敗於日本,再敗於華東政府,不僅損兵折將,竟然連海參崴都丟了,也令沙皇政府的權威大幅的下降,而且近兩年的戰爭,俄國也耗資巨大,積累己花費超過50億盧布,折算大約等於5億英磅,幾乎是英國打一場布爾戰爭的兩倍。而巨大的軍費開支必然拖累國內的經濟,現在俄國國內一片蕭條,物資奇缺,物價飛漲,失業激增,稅收奇高,而普通民眾的生活幾乎達到難以維持溫飽的最低限,這樣的矛盾根本不是尼古拉二世的這一番講話能夠緩和的。
於是就在海參崴失守之後,幾乎每天都有大量人群在冬宮前集會請願,提出各自的述求!農民要求降低稅收;工人要求有工作和麵包;小工商業者,小資產階級要求取消皇權專政;部份精英、開明貴族,甚致有一部份官員都要求沙皇政府立刻停止戰爭,進行改革,重新招開國家杜馬會議等等,而布爾什維克,孟鳩維克等左、右派政治團體也開始頻密的活動、在群眾中進行組織、宣傳,甚至是煽動。
而由於有“流血的星期天”的教訓,俄國政府也不敢對集會請願的群眾有太過粗暴的舉動,從某種程度上說,對這次俄國的民眾抗議有推動作用,整個俄國猶如是坐在火山口上一樣,隨時都有可能粉身碎骨。
其實沙皇政府也不是不想停止戰爭,但誰都知道,現在進行停戰的談判,當然是對俄國不利的,不僅是中國東北保不住,“黃俄羅斯”計劃徹底涼涼,連海參崴都要丟了,因此決對不能停戰,至少不能在這個時候停戰。而要平息這次國內的動亂,唯一的辦法就是在戰場上再取得場勝利才行。於是俄國向日本提出了參戰的要求,以吸引人民軍的兵力,分擔俄軍的壓力。但日本政府自然不會出來幫俄國吸引火力,因此是左推右托,找出各種理由拒絕在這個時候出兵參戰。
但現在國內的局越來越緊張,而且遠東總督林涅維奇又不斷向聖彼得堡發電請示下一步的行動,政府必須要做點什麼才行。於是尼古拉二世想出一個辦法,既然林涅維奇要國內指示下一步的行為,就幹脆給他下令,要求林涅維奇立刻出兵收複海參崴,至於這一仗怎麼打,那就是林涅維奇的事了。
而俄國政府的官員們得知沙皇的命令之後,無不歡呼大叫“陛下聖明”,因為林涅維奇將軍可是能與庫圖左夫元帥相媲美的名將啊,他能夠收複奉天,就一定能夠再收複海參崴,陛下的這個命令實在是太英明了,就等著聽林涅維奇將軍的捷報吧。
而聽了這些官員的讚美之辭,尼古拉二世也不禁有些飄飄然起來,自己果然是羅曼采夫王朝最英明的君主,眼前的這點危機算得了什麼,隻要林涅維奇收複了海參崴,現在外麵抗議請願的群眾就會大聲歡呼“沙皇萬歲”了。吊等渡過了眼前危機之後,俄羅斯必將更為強大,自己的功績也將遠超過伊凡雷帝,彼得大帝。
沙皇現在還可以做超越先輩的美夢,但林涅維奇則早就從名將的美夢中清醒過來,知道自己並不是那塊料,何況現在海參崴失守,就是庫圖佐夫複生,恐怕也會束手無策。因此收到沙皇的命令之後,林涅維奇隻想拔槍自殺算了,這根本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林涅維奇對當前的局勢認知還是非常清楚的,海參崴是不可能再收複回來了,能夠保住哈爾濱就很不錯了,而且這還要放棄沈陽、長春等地,將駐守沈陽的軍隊全部撤回來保衛哈爾濱,除非是國內能在3、5天的時間再給自己派來20萬軍隊。但且不說現在國內還能不抽出20萬軍隊來,就算能派出來,軍隊的集結、開拔,再從歐洲趕到遠東來,至少也需要3、4個月的時間,根本就是遠水不解近渴啊!因此林涅維奇數次向國內發電,請示下一步的行動,其實就是想讓國內下令放棄沈陽,這樣自己就不用擔丟失沈陽的責任,畢竟在自己任上己經丟了海參崴,如果再丟了沈陽,自己以後也就別想在軍界混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