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穆棱河之戰(五)(1 / 2)

雖然俄軍的指揮官沃爾科夫有自己的算盤,但第2旅的旅長斯特裏奇少將也有自己的計算,收到命令之後,斯特裏奇也對後麵的戰爭進程作了一下推算,自己現在出發,到達西陽山時,基本是傍晚時分,雙方在夜裏是不可能發生較大規模的戰鬥,因此隻能等到明天早晨天亮以後再發動全麵的戰爭,而那時自己的炮兵部隊肯定可以到達戰場,如果隻是麵前這個團,當然是可以戰勝的。

而如果人民軍是故意誘放敵,那麼一夜之間也有足夠的時間來布置防禦陣地,第二天就算是遭到人民軍的進攻,但堅守到後續的援軍趕到也沒有什麼困難,畢競隻用堅持到11點,也就是4、5個小時。那時就可以和援軍前後夾擊,擊敗人民軍。

算清了成敗得失之後,斯特裏奇也不再猶豫,立刻下令全軍開拔,向西陽山方向進軍。

俄軍經過了1個多小時的行軍之後,在下午5點40分時,陸繼到了西陽山以西約3公裏的地方,選擇了一塊地域較好的地段,布置陣地。傍晚約8點時,炮兵部隊趕到,而俄軍的陣地也己布置完成,在這期間人民軍並沒有向俄軍發動過進攻,斯特裏奇也鬆了一口氣,看來自己的擔心是有些過慮了,不過謹慎一些總也是好的。

第二天淩晨5點時,俄軍的後勤人員大多都己經起來,為作戰部隊準備早餐,但就在這時,隻聽“轟轟轟轟”一連串巨大的轟鳴聲音傳來,無數的炮彈連續不斷的落到俄軍的陣地中爆炸。而且俄軍能夠感覺到,這次落下的炮彈威力要運遠大於前兩天和人民軍交戰時的炮彈,在爆炸範圍內產生的巨大的汽浪,可以將俄軍陣地中的帳蓬、建築,以及防禦設施均摧毀一空,而俄軍的士兵更是死傷慘重,不少士兵這時還在睡夢中,就莫名奇妙的失去了性命。

斯特裏奇也在自己的帳蓬中被爆炸聲驚醒,馬上就明白過來,自己是遭到了人民軍的襲擊,人民軍現在正在用火炮轟擊自己的陣地。但讓斯特軍奇不能理解的是,人民軍是怎麼把火炮運上來的,自己設置陣地的時候,還派出偵察兵在四外偵察過,周邊方圓10公裏的範圍內,除了西陽山的守軍之後,沒有發現任何人民軍的行蹤,難到他們是連夜將火炮陣地布置好的嗎,但估且光不論人民軍是如何在黑暗完成炮兵陣地的布置,但人民軍在這黑夜中又是如何進行瞄準的呢。

不過隻要仔細觀察炮彈的方向,很快就能發現,所有的炮彈都是從一個方向打過來的,就是濱綏線鐵路向方向,因此斯特裏奇馬上就明白過來,鐵路當然不會發射炮彈,但人民軍有一種武器叫裝甲列車。

可以說裝甲列車是目前俄軍最忌殫的人民軍的武器,因此在俄軍當中,也流傳著許多裝甲列車的傳說,不過無不是將裝甲列車的威力無限誇大,什麼“陸地戰列艦”,“ 可以移動的巨炮”,“ 活動的的自由堡壘”,“不可摧毀的東方惡龍”等等,這除了是人們的對新式武器都有一種本能的敬畏因素之外,還有就是一來在以前的戰鬥中,人民軍的裝甲列車確實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二來裝甲列車這種將艦載重炮移植到陸地上的概念,也很對俄國人胃口。大有談裝甲列車就變色之勢。

斯特裏奇雖然不像普通士兵那麼無知,但對裝甲列車也確實有很深的忌殫,不過斯特裏奇這點常識還是有的,那就是裝甲列車必須依托於鐵路行動,雖然濱綏線和哈大線是互相的,但從沈陽到哈爾濱,仍至牡丹江都還在俄軍的控製之下,人民軍的裝甲列車是不可能開到,因此才敢大膽沿著鐵路進軍,但發現炮彈的方向是濱綏鐵路那邊,斯特裏一人寸就馬上想到了是人民軍的裝甲列車,看來人民軍很可能是通過海路,將裝甲列車在海參崴登陸,然後沿著西伯利亞大鐵路進入中東鐵路的濱綏線,到達這裏。想不到自己千算萬算,卻沒有算到人民軍在這裏也有裝甲列車,怪不得這支人民軍一退在退,一直退到了西陽山,原來是在這裏有裝甲列車的接應。

其實斯特裏奇關於裝甲列車的推想基本還是準確,但對人民軍且戰且退的目地估計卻是完全錯誤。

人民軍在遭遇斯特裏奇的增援部隊時,就己經向第1師的師部報告,師部經過討論之後,決定采用逐步撤退,誘敵深入的戰術,並上報經過了司令部的批準,因此才指令2團,逐步向西陽山方向撤退,而1團、3團則分別從左右兩翼包操上去,在2團的左右側前方約5、6公裏的位置,三個團排成了一個“V”字型,就像一張朝向俄軍已經張開了的大嘴,由於人民軍的行動迅速,而且也很注意隱蔽,俄軍也有些大意,隻夠著追擊2團,結果已經逐步落入人民軍的“大嘴”中了,卻還混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