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穆棱河之戰(九)(1 / 2)

沃爾科夫的命令下達之後,第1騎兵旅、鐵路守備隊從牡丹江火車站出發,向穆棱河火車站方向前進,而北線俄軍第35師也離開十長嶺,南下在距離穆棱河火車站約5公裏的冦河溝一帶駐紮,隻有南線的俄軍沒有回應。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沃爾科夫的命令是靠人力傳遞,而南線的俄軍由於一開始突進得太過靠前,距離也是最遠,而且現在雙方的軍隊交錯布置,小股的偵察隊、巡邏隊很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並經常發生小規模的戰鬥,而通信兵自然要避開這些小股軍隊,因此要將命令傳到南線俄軍的手上,需要更長的時間。沃尓科夫當然也沒有什麼好辦法,這個時候隻能耐心的等著結果。

南線俄軍的第2旅被人民軍殲滅之後,俄軍就開始向西撤退,不過有人民軍的兩個師在後麵步步緊逼,俄軍也不敢大步的後撤,當然這個時候南線俄軍還不知道穆棱河火車站己被人民軍攻占的消息,如果知道恐怕就不會這麼慢了,那怕是犧牲部份軍隊,也要將軍隊主力盡快撤過穆棱河去。

而人民軍的兩個師也怕俄軍撤得太快,一下子就撤過了穆棱河,因此在緊逼俄軍的同時,不斷派出以營為單位的小股軍隊進攻俄軍,或是正麵強攻,或是側麵迂回,雙方連續發生了多次小規模的戰鬥,也讓俄軍必須要步步小心,不敢大意,而這一來撤退的速度自然也就慢了,一天連10公裏都走不到。隻到人民軍占領穆棱河火車站,而北線的人民軍己經趕到穆棱東山布置陣地之後,人民軍才減少了對俄軍的攻擊,就這樣又過了一天,俄軍撤到離穆棱東山隻有7、8公裏的興隆村,才遇到俄軍的通訊兵,得知穆棱河火車站己失守,人民軍北線派軍隊南下,打算殲滅俄軍的南線部隊。

不過這時己經晚了,興隆村距離穆棱河火車站大約12公裏,仍在裝甲列車的打擊範圍以內,但現在俄軍是前有堵截,後有追兵,想換地方顯然是來不及了,隻能勉強向南移動了4、5公裏,在興旺屯一帶駐紮下來,並在附近的興盛屯、興龍南屯、董家溝等地布置陣地,整個範圍的南北長約3.2公裏,東西寬約2.3公裏。而總體來看,俄軍陣地仍然全部在裝甲列車的280毫米主炮的打擊範圍以內,部份陣地甚至在155毫米副炮的打擊範圍內。而人民軍的追擊部隊也在俄軍陣地附近駐紮下來。

畢竟要進攻敵軍,先還是要把自己的陣地建好,當然人民軍的陣地到並不需要多麼完善的防禦工事,隻要是有前沿,有層次,有縱深,有火力點,基本功能齊備就行,畢竟人民軍不是防禦的一方。

俄軍北線!和總指揮部的軍隊調動,很快就被人民軍的偵察兵探知,並通過軍旗確定是俄軍的第35師,馬上報告給羅嶽得知。而羅嶽也立刻判斷出了俄軍的作戰計劃,就是攻擊穆棱河火車站。

應該說俄軍的指揮官確實還是有幾分本事,一下就抓住了戰場上的要點,如果俄軍能夠攻占穆棱河火車站,確實可以一下子扭轉目前的局麵,變被動為主動,隻是羅嶽認為俄軍的行動還是太保守了,這個時候就應該調動盡可能多的軍隊,以絕對優勢的兵力來進攻穆棱河火車站,畢竟穆棱河火車站才是這一戰的要點,至少也該多派一個旅來,而不是現在就一

個不完整的師。

就算穆棱河火車站的地方小,軍隊不能充分展開,但也能形成不問斷的輪番進攻來消耗守軍的精力。而既使隻留下一個師,但對人民軍依然有一定兵力優勢。騎兵旅就應該在兩線來回來策應支援,不應該用來攻堅。

現在盡管俄軍在十長嶺的兵力有2:1的優勢,但這個優勢也並不足以讓俄軍在短時間內擊敗人民軍,因此實在沒有什麼意義。

現在南線的俄軍還沒有進入人民軍預的戰場,不過羅嶽奉行的積極進取的作戰思想,當然不會就這樣消及的等待著俄軍的進攻,而是想著怎樣主動出去,先給俄軍一個迎頭痛擊。既能打擊俄軍的士氣,也是激怒俄軍,讓俄軍盡快發動進攻。

當然在北線出擊是不可能的,畢竟人民軍在北線的兵力明顯處於劣勢,守住陣地就不錯了,因此出擊隻能是在穆棱河火車站的方向。

其實羅嶽盯上的是俄軍的第1騎兵旅。雖然這個時代,騎軍已不是決定戰場勝負的兵種,但仍然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因此各強國基本都保留了一定數量的騎軍編製,而俄軍是在強國中,保留騎軍較多的國家,一來是俄國的地緣廣闊,利於騎軍機動作戰,可以組;二來騎軍在俄國是有光榮的傳統,著名的哥克薩騎軍,一度就是俄軍的招牌。傳統的慣性作用自然不是那麼容易消除的,當然俄國的人口眾多,又盛產優質戰馬,也有條件組建龐大的騎軍。